参考消息网11月1日报道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31日发布数据,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自3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总体持续回暖。引发外媒关注。
据路透社北京10月31日报道,尽管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微降,但仍连续八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加之服务业恢复态势向好,非制造业复苏步伐加快,令10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上升。这显示在产需两端保持较快恢复、进出口继续改善之下,中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报道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联合公布的数据称,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官方制造业PMI10月微降至51.4,连续八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上升0.3达至56.2,为2013年10月以来最高,当时是56.3;10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3,比上月上升0.2。
“综合研判,经济呈回升向好态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称,生产指数小幅回落、订单类指数持平或小幅提高,表明供给与需求恢复的同步性进一步改善。
他强调,应该进一步落实好扩大内需的各项任务,落实好保企业的各项工作。
报道称,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进出口指数在荣枯线以上同步回升。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0和50.8,分别高于上月0.2和0.4,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主要是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叠加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恢复性改善,中国进出口进一步回暖。
赵庆河称,在国庆、中秋双节带动下,居民出行意愿增强,消费需求加快释放,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9以上较高运行区间,相关行业市场更趋活跃。
另据法新社北京10月31日报道,31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受新冠病毒重创后继续复苏之际,该国10月的工厂活动略有下降,但仍处于扩张区间。
报道指出,受到密切关注的PMI是衡量中国制造业活动的一个关键指标。在2月由于严厉的大流行病控制措施而暴跌后,制造业活动已强劲反弹。
据报道,10月的制造业PMI为51.4,略低于9月的51.5。高于50的数字都代表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收缩。10月的非制造业PMI为56.2,比9月上升0.3,进一步显示出经济复苏的迹象。
报道称,预计中国将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报道还称,日本野村证券分析师陆挺说:“中国以外的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会推动中国的出口,但也可能推迟中国服务业的全面复苏,因为北京仍需保持警惕。”
他还说,如果大流行病持续下去,“海外经济体购买力下降并调整其制造业以适应新常态,那么可能最终会抑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
编辑:实习账户2
上一篇:
全球自动化和数字化趋势正加速发展(国际视点)
下一篇:
普京:中国经济增长明显 仍是世界经济的驱动器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0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连...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变革中,我国只有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才能充分发...
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据法新社孟买11月27日报道, 27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在7月至9月经济萎缩了7.5%,成为表现最差的...
编者按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 5G已成世界数字经济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领域。”工业互联网不能照搬消费互联...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2万亿元,达20924亿元。借助电商直播带货,线上线下...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制造业和流通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积极有序复工复产的措施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航空...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
从短期看,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影响相对温和,结构影响重于数量影响,但就业结构性矛盾处于上升通道,潜在的技术性失业风险在增...
从短期看,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影响相对温和,结构影响重于数量影响,但就业结构性矛盾处于上升通道,潜在的技术性失业风险在...
随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加快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