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财经 >> IT产业 >> 正文

让智慧养老进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5-03-10 09:51

贺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能够打破“医”与“养”的藩篱、跨越“照”与“护”的分界、弥合“防”和“控”的脱节,推动照护服务向全程化、精细化转型,减轻家庭照料负担。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养老、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借助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构建依托家庭和社区的智慧养老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正促进养老服务模式革新。传统居民社区养老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查,属于被动响应。然而,随着智能非接触式传感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普及应用,社区能够实时掌握居家老人的生命体征数据。这有助于形成全天候风险预警网络,显著缩短意外事件的处置时间。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也推动慢性病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干预”向“精准化防控”转变。通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的长期应用,结合数据分析,社区医生可提前识别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恶化趋势。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医疗资源配置也将随之重构。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的远程监测平台与居家养老场景深度联动,能让医院专家团队基于实时数据开展在线会诊、处理居家病例,进而降低非必要住院率,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老年人不需要脱离家庭和社区,就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便利、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能够打破“医”与“养”的藩篱、跨越“照”与“护”的分界、弥合“防”和“控”的脱节,推动照护服务向全程化、精细化转型,减轻家庭照料负担。这既契合老年人自由养老与健康护理的需求,也能够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随着老年群体对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接受度的提升,智慧养老产业必将成为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应从技术、市场、平台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产业发展。在技术层面,柔性电子皮肤、非接触式监测等技术亟待进一步突破,企业应聚焦痛点攻关,相关部门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在市场层面,企业应从设备销售转向服务运营,完善市场供给,推动产业从“单兵突进”转向“系统作战”,实现智慧养老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平台层面,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依托互联网、云平台,完善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健康养老服务内容,实现区域间、机构间资源共享,提高社区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智慧养老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栏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途径,向老年人及其家人科普新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人们对智慧养老模式的接受程度。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AI挺进智造深水区,打造产业发展新范式
下一篇: 我科学家描绘出首个海洋最深生态系统图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