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公益先锋人物刘细谷:“自强是我的双臂”
不幸,激发了他奋进的能量;苦难,铸就了他自强的脊梁。在众人眼中,刘细谷是位自强不息的“无臂木匠”、“无臂电影放映员”、“无臂作者”、“无臂公益人”……1984年以来,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书香之家”、“全国残运会冠军”、“省劳模”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9月2日,56岁的刘细谷从北京归来,他获评第五届“爱心传递奖”,被授予“中国当代公益先锋人物”称号。
50万字书写自强人生
9日5时,像往常一样,家住崇阳县天城镇制材厂小区的刘细谷早早便起床。他先用脚将衣服上的扣子扣好,再用脚、嘴配合将衣服往身上套,用脚挤牙膏、刷牙、洗脸,接下来是用脚洗米做早饭……20多分钟后,早饭做好了,忙碌了一早上的刘细谷坐回椅子上,双脚夹起勺子一边吃早餐一边在一堆纸上写着什么。
写字记录前一天的事,这是刘细谷46年来养成的一个生活习惯。
当普通人在为家人给少了零花钱、新买的手套不好看等小事而烦恼时,刘细谷却为失去双臂而受尽了苦难。9岁那年,命运跟刘细谷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双臂,失去了上学的机会。面对不幸,刘细谷也曾极度悲伤,也曾情绪失控。在短暂的消沉失落过后,刘细谷开始在家里一边养病一边发愤图强,他不仅学会了用脚穿衣、吃饭、做饭、穿针引线,还会用脚翻书、游泳、挑担、扛树、干农活。
在刘细谷的家中,记者看到,为了方便刘细谷取拿,家里的一切物件都放得很低,笔、纸、水杯等被放在客厅地板上的一个固定角落。刘细谷的脚腕上系着电话手表,小腿上布满伤痕,一双又粗又黑的大脚,没有一个像样的指甲,脚趾也完全变了形,上面布满了瘢痂和茧,但这双脚拿东西、写字都很灵活,打电话、打字都能应付自如。
对于残疾人士来说,生活能自理已非不易,但只要一闲下来,倔强的刘细谷便用脚练习毛笔字,他还学会了用脚放电影、操作电脑写文章……
翻开刘细谷用脚撰写出的厚厚的一堆稿纸,记者发现,不仅字迹清晰漂亮,旁边还有认真反复修改的痕迹。50多万字的《我用双脚写人生》的脚写稿,花了刘细谷10年时间,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刘细谷平凡又不平凡的生活。
刘细谷告诉记者:“花那么长时间写这本书,就是希望自己用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激励其他残疾人士为幸福生活而顽强拼搏。”
双脚制出100张椅子
197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12时多,村庄笼罩在黑暗里,鸡鸣犬吠声也逐渐消失,看着家人都已进入梦乡,刘细谷悄悄披着衣服来到后院,在微弱的炉火旁,刘细谷站在一堆木料旁忙活起来。他正在学着用脚做椅子。
做椅子本身就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活。铁锯很重,刘细谷的左脚踩在一块木料上,用右脚当成手,拇指叉夹住铁锯来回拉,将一根根划着记号的木头锯好。这期间,锯齿数次划破了他的脚趾,鲜血一次次从脚趾间流出。在刘细谷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给椅子打眼才是最大的难关。三斤多重的锤子拎起后,时常会砸得他另一只脚的脚趾头鲜血直流,他总是一次次咬紧牙关坚持着。
“意外发生之初,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她特别担心我,担心我这辈子都不能自给自足。但我不能让她担心,我要做个有用的人,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刘细谷说。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一个个夜里,刘细谷摸索着做椅子的技术,2个多月后,当第一把成品椅放在家里堂屋时,母亲激动地抱着他哭成了泪人。
那之后,做椅子便成了刘细谷的一门脚艺。白天刘细谷在生产队里放牛,利用业余他接单做椅子。几年间,100多张椅子被销往全县各地,这也让刘细谷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自筹30万元建起图书阅览室
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刘细谷,不能去上学成了他的终生遗憾,而他对知识的渴望如饥似渴。在不断地看书、自学中,刘细谷找到了心之所向。刘细谷说:“书真的是有力量的,多看书真的能让人改变。”
1977年,刘细谷将自家的卧室改成了书屋,建立了该县第一个家庭文化室。他用捡破烂、做椅子攒的钱买来一些科普、致富方面的书籍,还添置了军棋、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等娱乐用品。这间小小的文化室,一下子让乌土山村热闹起来,村民们有事没事都爱聚在刘细谷家里,听他讲书。
为了让乡邻们也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2014年春,刘细谷筹资30多万元,在乌土山公路旁新建了一个300多平米的文化中心,新建了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休息室和文化广场,供村民们学习休闲。
为了将文化中心建得有模有样,两个多月时间,刘细谷用脚将1000多册破损的旧书籍修补装订好,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自己动脚安装了乒乓球桌和体育健身器材……一年多时间后,刘细谷将原“细谷家庭文化室”更名为“崇阳县乌土山残疾人图书阅览室”。
爱心涌向1000名困难残疾人士
“老伙计,你又来看我了。”在该县天城镇五里界村五保户汪海江的家门口,汪海江拉着刘细谷不放。汪海江的双腿早年因工伤致残,一家子都是老弱多病,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在谈到刘细谷多年给予的帮助时,汪海江感激不已。“不是刘细谷,我家早就没了。”
生活中的刘细谷不服输,文体活动中表现的也更加倔强。1984年,刘细谷参加全国第一届残运会获得1金3银,在省级残运会上先后获得15金、3银的好成绩;1989年,他荣获省劳模称号……收获很多荣誉后,刘细谷成了村里的名人,这让他萌生了要为家乡残疾人做点事的想法。2010年4月,刘细谷发起成立了崇阳县残疾人志愿者协会,与50多名志愿者一起用爱温暖着该县1000多名困难残疾人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下,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刘细谷步行20多里路到城北县医院的药店,为多名残疾人买药,义务服务时长达180多个小时;在刘细谷的感召下,协会成立了一支志愿者特殊服务队,来到小区值守,为困难残疾人送医送药送物资;39名热心残疾人士捐出14200元;十多名残疾人志愿者为20多名残疾人服务500多人次……
“刘细谷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扶残助残的大爱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事迹已经被写入了崇阳县《疫情防控志》。”崇阳县残联理事长丁四海说。
夜以继日的忙碌,让刘细谷本就孱弱的身体雪上加霜。前不久,刘细谷被查出患有心脏疾病,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希望他尽快去医院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但刘细谷放不下协会工作,他希望去治疗前能找到合适的接班人,等病好后再回协会搭把手。他说:“残疾人公益事业不能丢,只要没有最后倒下,就会坚持。”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 刘珊珊 马丽娅)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弘扬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2019年9至12月“南鄂楷模”上榜人物事迹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