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暑假,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布置学生的暑假作业。
一直以来,义务教育都被人们所诟病,而问题最尖锐的莫过于学生堆积如山的作业。大家都认为,书山题海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侵占了学生的自主空间,掠夺了学生的动手时间,甚至是摧残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尽管教育部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可自活动开展以来,效果甚微。
如何改进作业,真正实现减负,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还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我们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同时,我们的家长也有必要参与进来,共同设计出好作业。
我主张适量的文字作业外,一定要有让学生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动手实验、走入社区等作业,其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同时,针对小学六个年级应该具有阶段性,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协调,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是机械地完成语文、数学作业,而要通过亲身体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锻炼各种能力。
纵观发达国家教育,大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责任担当意识。从小,家长就会带着孩子参观消防演习,了解医院、公安等社会机构,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允许并鼓励孩子多到野外去跋涉锻炼。因此,孩子长大了自然能适应社会、应对社会、服务社会。
值得欣喜的是,近日,上海市启动2013年“中国好作业”征集活动,约请各界知名人士亲自出一道暑假作业。
这是了不起的举措!社会各界人士,各行各业,集众人智慧,为学生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是全社会关注教育、参与教育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出的一道题目是《寻找感动》。要求学生关注和仔细观察自己接触到的人、事、景、物,寻觅其中蕴含的使自己心灵柔软的精神元素,并写一组心灵絮语。
这是一道“好作业”,首先它要求学生关注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并要深入社会,甚至要深入采访等,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入社会大有裨益;其二,“寻找感动”,要求学生以一颗感恩之心关注别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当今社会,“感恩”虽然提得很多,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让学生从小就心怀感恩,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好作业”将陆续公布,我们期待更多的作业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也相信我校学生今年的暑假一定有不一样的精彩。
(市实验小学 习海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大班额“减负”啦
下一篇:
资源不均导致年龄门槛 小学招生"掐着日子"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