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05-16 09:20

自去年6月以来,市医保局、太保寿险咸宁中支公司驻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四项职责”、围绕“六个聚力”,当好“七员”促乡村振兴。

一、坚持笃信笃行,当好理论业务的导学员

政治上的坚定,必须加强理论修养。做好农村工作,必须熟悉政策和业务。我们着重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坚持思想理论书记引领学。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落实“首要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坚持政策业务干部带头学。重点学习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关于“三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部署、政策法规以及帮扶措施,做到了每周开展一次政策理论学习、召开一次工作例会、进行一次工作小结。三是坚持党章党规党员示范学。每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季讲授一堂微党课,每半年组织一次廉政教育课。认真落实“两会一课”、党员评议、组织生活会、交心谈心等制度,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坚持善谋善成,当好产业发展的参谋员

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增强生态承载功能,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种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村集体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一是发展乡村旅游支柱产业。依托秀美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乡村旅游精品力作,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去年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0万元,带动景区餐饮、民宿、商超等间接收入1100万元。二是支持中药材种植优势产业。采取“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猕猴桃、柿子等水果种植业500亩和钩藤、黄精等中药材种植业300亩,带动120户脱贫户人均增加年收入1200元。三是扶持牲畜养殖特色产业。重点扶持两户脱贫户发展养殖业,养殖黑山羊130只、“两头乌”肉猪63头、鸡鸭近250只,黑山羊市场售价达到每只1700元、肉猪价格每斤50元,年销售收入近10万元。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清理、确权、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增强村级组织自我“造血”功能,持续做优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筹集40万元资金入股艾舒宝企业分红、村集体固定资产租赁、生态恒温玻璃房外租等,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派出单位筹集资金11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驻村工作队争取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50万元用于保护民族特色村落,深度挖掘古瑶文化。

三、坚持入脑入心,当好帮扶政策的宣传员

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帮扶政策,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主要通过四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政策宣传:一是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宣传。充分利用屋场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业务培训学习等途径,以会代训集中宣讲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宣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扶政策。二是通过走村入户上门宣传。组织村两委和驻村干部多轮遍访,上门宣传落实好公平普惠基本医保政策,宣传落实好住房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帮扶等政策。三是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线上不间断转发相关政策信息到村民微信群、党员工作群、村组干部群,线下发放政策宣传折页、宣传手册、电话告知等方式,广泛宣传落实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教育帮扶、生态帮扶、小额信贷等政策。四是通过部门预警协同宣传。根据民政、医保、政法等相关部门提供的防返贫监测预警清单,因人施策,进行“一对一”精准宣传。努力做到全村政策宣传覆盖率和知晓率达到100%。

四、坚持至真至诚,当好基层治理的督导员

基层治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为百姓办实事的关键。一是探索基层治理模式,提升自治能力。指导村“两委”落实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二是建立公共法律援助,提升法治水平。协助县司法部门长驻律师提供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纠纷调处和法律援助,不断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三是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提升德治素养。督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者服务站“两站”建设,修订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培养文明乡风、涵养淳朴民风。

五、坚持用心用情,当好群众诉求的调解员

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我们坚持把群众来访当家访、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反映的问题当家事,认真落实接访下访制度。我们带着感情和责任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细做实,用心用情开展“四访”。一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日常接访15人次。二是针对群众提出合理诉求,开展平常下访28批次。三是跟踪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开展时常回访9趟次。四是紧贴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事项,开展经常夜访68户次。去年共受理群众合理诉求23件,当场解答19件,协调解决4件。

六、坚持唯干唯实,当好保障民生的服务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大的福祉。我们主要开展了“五项行动”:一是开展就地就业暖心行动。组织15人参加民俗舞蹈表演队,安排16人在餐饮民宿就业,保障17人从事公益岗位,协调18人从业保安保洁。二是开展技能培训热心行动。开展新网红户外拓展推广和电商帮扶,组织全村45人进行农村电商业务技能培训。三是开展送医送药贴心行动。组织乡村两级医护人员为全村患有老年病、慢性病、多发病人群开展巡诊义诊活动,检诊达156人次、送药9500余元。四是开展消费帮扶爱心行动。积极倡导和动员派出单位干部职工为脱贫户销售农副产品33300元。五是开展帮困济弱连心行动。时常帮助体弱多病老人收拾家务、经常为行动不便妇女送快递、接送留守幼儿乘坐校车、隔三差五到孤寡老人家庭嘘寒问暖拉家常。多次走访慰问重病、重伤、重残、重灾等困难家庭群众26户,送去慰问金35000元。

七、坚持慎独慎初,当好作风建设的监督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驻村工作队坚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坚决落实驻村工作“六不准”要求和“五天四夜”硬性规定,严格执行请销假和工作报告制度。带头落实县委作风建设“十条意见”,做到“两严格、三严禁”。强化对村“两委”的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警示,及早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防止小风险演变为大问题。时时、事事、处处主动接受监督,相互监督,习惯在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开展工作。

(张昌龙 作者系市医保局驻内冲瑶族村第一书记)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
下一篇: 助推“首善之区”建设 共促咸安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