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深入推进馆校合作 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10-10 08:4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近年来,咸宁市档案馆与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教集团联合打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基地,将红色档案编研利用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这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咸宁市档案馆与高校共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共同打造大学生思想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益探索。

一、从历史档案中吸收营养,走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吸收营养,走向未来。”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档案从来都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未来的“甘泉”。通过对历史档案的学习研究,引领广大高校大学生观古今、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对进一步坚定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新时代青年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一棵树只有深植沃土方能挺立不倒,郁郁苍苍,一个民族惟有铸就精神长城方能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爱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沃土。当代青年人对党的历史把握得越科学、越透彻,就越能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越走越宽广。广大青年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担负起时代重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不断奋勇向前。

二、在思政教育中培基固本,立德树人

青少年阶段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战略布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生动实践,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在市档案馆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咸宁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展》中,展现了我们党百年非凡奋斗历程涌现出的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锤炼出的政治品格。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从扎根高域雪山无私奉献的孔繁森,到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张桂梅......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牺牲在前,奉献在前,吃苦在前,闪耀着震撼人心的党性光芒,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他们身上的伟大品格,早已深深融入我们党的血脉之中,始终是我们风雨无阻勇往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广大青年通过思政教育的深刻学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艰险面前不退缩,在重任面前不懈怠。从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到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人民情怀,从脱贫攻坚中的“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做事”的郑重承诺,到抗疫斗争中的“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冲锋在前,一脉相承的都是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和人民至上的家国情怀。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必须立足于新时代的时代背景,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以课程为基础,遵循知识传授规律,彰显思政价值引领,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作用,努力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切实增强实际效能,为青年的成长注入精神营养、提供道德规范,大力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

咸宁市档案馆切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自2021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新馆功能建设需要,充分依托馆藏档案史料,全面升级硬件建设,全面改善工作环境,立足于咸宁历史的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优势,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成功筹办了《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咸宁历史与发展档案文献展》和《革命理想高于天——咸宁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展》,生动展现了咸宁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历史文化与现代相遇,不仅让历史“活”了起来,也令现今的人们“燃”了起来。通过与大中小学校共同开展思政实践教育,吸引了莘莘学子走进档案馆,了解咸宁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成为同学们了解咸宁厚重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第二课堂”,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新的精神沃土。教育引导大学生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寓馆校合作中,共创思政教育新模式

咸宁市档案馆作为保存历史文化、红色记忆、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基地,一直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守望地方记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 与高校合作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基地,能更好地发挥档案存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与高校育人资源共享,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校不仅要在课堂上书本中加强思政课程理论引导,还要创新教育宣导途径,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把思政课从课堂中走出去,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在红色历史档案的沃土中滋养心灵,将爱国情怀实践于行,书写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共建思政教学社会实践基地让思政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扩展了思政教育的形式,是探索大学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咸宁市档案馆保藏有丰富珍贵的“革命记忆”和“咸宁记忆”,是校园外生动的思政课堂,在馆校合作中,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参观实物档案、查阅相关史实,以及定期召开相关的主题班会、座谈交流、观影研学、编演舞台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咸宁的红色历史,深刻洞悉咸宁城市变迁的大事件,认真体悟咸宁这座城市和她的人民之间互为依存的亲密情感,促进咸宁文化、咸宁气质、咸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创新打造特色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让高校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迪,为青年人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文明养分,使思政教育实践课程更加生动、鲜活和具体化,为高校开展思政课理论研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高校办学育人质量提供实践体验基地。

馆校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起手来加强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不断丰富教学载体,不断创新授课形式,切切实实地将红色历史立起来,开辟档案利用新局面,创建文化自信新平台,孕育精神谱系新动力,合力打造好具有实践性、亲和力和获得感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对历史最好的学习是努力续写辉煌。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爱国情怀,青年人的成长才有正确的价值导航,青年人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钱立新 余意 陈思 作者单位:咸宁市档案馆调研组)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下一篇: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