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中的协同治理策略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4-05-06 10:07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重要策略。2023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正式通知。同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了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名单。在政府政策的有力引领下,众多市域产教联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标志着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23年5月,在咸宁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咸宁市域产教联合体,明确了联合章程、管理组织形式、共同经济利益及分配方式,包含各单位协同合作的项目,实现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的核心在于协同治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确保各项决策间的相互支撑、协调与补充,提升育人质量与产业效益,实现联合体参与主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产业与教育“双向成长”的格局。

一、协同治理的现状

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协同治理的初步成效已经显现,主要表现在:

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制定支持实体化运行的实施细则和规划,提供项目经费支持,为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过程中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通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共育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加强了产学研一体化。

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拓展其应用路径,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过程中,联合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动态地调整院校专业结构,构建一个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训平台,确保职业教育内容的适应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如实施委托式培训、订单式培训、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培训等,并通过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等方式,形成良性互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协同治理面临的挑战

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取得了一些亮点和成绩,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加强了企业与院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升级,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责权分配不均。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存在责任权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头部企业或行政机构可能会在权益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实力小、影响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或学校则可能在权益分配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目标存在分歧。市域产教联合体由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多个参与主体组成,不同合作单位之间可能目标存在分歧。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过程中,政府侧重追求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职业院校侧重追求人才培养和科研社会服务,企业侧重追求利润最大化。由于各参与方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联合体内部各合作单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影响产教联合体的实体化运作效果。

凝聚力不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过程中多元主体往往是以“合作协议”维系的工具性合作关系,靠签订的合作协议维系关系,风险预判、信息沟通、民主决策等管理规章制度等还不够成熟,主体间凝聚力不足、组织结构松散、融合程度不够深。

融合韧性不足。产教联合体多元主体间实力悬殊较大,部分参与主体过度依赖龙头企业、龙头院校,使其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成员属于被动从属地位,话语权较小,未能最大化享受产教联合体的经济收益及增值价值,利益链条衔接稳固性差、韧性不足,利益联结关系离散,难以形成多元主体同频共振。

三、协同治理的策略

协同治理是保证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可持续的关键,良好的协同治理机制可以确保联合体实体化的运作效率和公正性,提高联合体的整体竞争力。秉持利益共同体的理念,将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形成叠加利益共同体,以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从宏观层面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协同治理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建立一套透明的协同治理机制,明确多元主体的职责、权限和义务,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保障协同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政府首要工作是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出台支持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的配套政策,制定相关细则,让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有目标、有方向、有保障、有监督。协同治理的过程应该充分听取多元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决策过程中可以使用透明的决策支持工具进行民主决策,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更公平地分配资源,提高分配的透明度,并且降低复杂分配问题的成本,提高分配效率。组建政府、产业园区、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的市域产教联合体理事会,明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任务分工和各单位责任、权利与义务等,运用民主协商的形式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市域产教联合体理事会由政府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以园区管委会为理事长单位,以牵头职业院校、产业所在相关行业协会、头部企业为副理事长单位,以职业院校为秘书长单位,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

从中观层面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多元主体加强沟通和合作,构建共享机制,形成协同治理效应。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高效运作、各主体协同治理的新型建设模式。制定产教联合体的章程,构建其管理体系,成立产教联合体的理事会,并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通过制度的形式,明确工作流程、人才培养方式、分配规则、评价标准、监管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建立稳定的协调共商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资源,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同时,建立稳定的合作纽带,加强项目合作。

从微观层面提高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的协同治理能力。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市级政府财力普遍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坚持集约、节约理念,立足当地实际引导推动建好用好资源融合载体显得尤为重要。明确“应该谋划什么,应该建设什么”,并采用一种具有明确规划、有力治理和有效实施的方法,不断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走深走实。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应紧密围绕区域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关键任务,并列出详细的任务清单,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以确保各项工作的细致落实。核心任务将集中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新工艺开发、协同创新平台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实现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的完美结合。建立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有关各方在具体工作中保持行动上的有序对接与协调,在多方协同中实现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对接上的降本、赋能、增效;建立共享机制,共同利用教学资源、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将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相结合,实现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的预期目标。

综上,优化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的协同治理机制,促使多元主体责权一致、目标趋同,增强凝聚力和利益黏合度,主动参与产教联合项目、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突破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的关键堵点和瓶颈,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利益链接关系,实现产业与教育“双向成长”的格局。

柯希均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efan

上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下一篇: 游张家界 望天门山 住宅医堂客房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