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而“课程思政”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讲话精神、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大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高校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应从新时代的要求出发,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倡导全体教师养成“课程思政”理念、提升精准凝练每门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能力,以建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体系。
一、精准把握“课程思政”实践的新时代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对每位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课程思政”就是高校专业课教师为落实这一新要求作出的回应,旨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能受到思想的启迪与灵魂的净化,做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向而行,既教书又育人,从而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格局。
二、推进“课程思政”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课程思政”是一种融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中的重要育德形式,是提高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载体。为使“课程思政”实践更加精准高效,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处理好德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五育并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整体,不可偏废,也不能割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整体和谐的发展,学校教育中的各类课程教学都要抓住思想价值引领这根主线,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而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存在两种较严重的偏差:一是割裂德育与其他各育联系的纽带,造成德育“单兵作战”的现象;二是各学科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本学科的德育功能。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正确认识德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
德乃立人之本。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将“德”放在人才培养标准的首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是学校德育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二是德育通过发挥育德功能,可为其他各育的顺利开展及取得实效提供保障;三是德育需要与其他各育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多渠道、全方位育人。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德育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思政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有自身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双重任务要求,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以往思政课程的育人成效不高,往往是因为过度强调思政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与价值的引领。为此,“课程思政”对思政教育的固有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本质上都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方向与功能、任务与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而非指具体课程,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和责任得以进一步明确。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负有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这一点不能变。“课程思政”是在各学科专业课教学中注重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价值引领,体现的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最终形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共同体。
(三)处理好思政教育和一般授业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此,学科教师要精准推进“课程思政”实践、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职责,就必须明确思政教育与一般授业的关系,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规律。
思政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新时代育人的现实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品德现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紧密结合实践,与时俱进,因课而异,将专业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内容加以筛选和提炼,并融入课程教学。如果不能遵循基本的思政规律,刻意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硬性嵌入或随意添加,不仅会降低学科教学的效果,更难以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或影响。
三、“课程思政”实践中要提升三种基本能力
“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是完成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师由单纯专业课教师向专业课导师和学生人生导师兼备的双师型教师转变的重要路径。
(一)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提炼思政元素的能力
有效提炼思政元素,需要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各学科各门专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可供挖掘和提炼的思政元素。对各门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意识、科学创新精神、先进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的内容进行挖掘、提炼与拓展,是践行“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党和国家形成高度一致的政治认同,加强对新时代人才需求和培养要求的理解,拓展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广度和深度,并做好课程顶层设计,厘清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这是有效进行“课程思政”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所提炼的思政元素既符合学科特点,又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真理性,防止思政元素机械添加和牵强附会。
(二)遵循教育规律,提升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对思政教育工作特点和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教师思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化”的能力,即将精心提炼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的能力。教师既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也要遵循思政教育特有的规律,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改革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启发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做足“融”字文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获得道德的熏陶、思想的洗礼、精神的升华以及心灵的涤荡。教师切不可为思政而思政,把“课程思政”与学科知识割裂,变成两张皮,甚至将学科教学变成思政课。
(三)强化团队意识,提升学科协同育人的能力
全方位协同育人的理念体现了新时代育人的行为导向,其成效依赖于教师之间能否形成的合力,构建起协同育人的格局。“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打破了原有学科和思维的分化,形成了各学科育人目标上的高度统一。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理解其内在意义与价值,并自觉自主地积极参与和落实,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学校可以通过思政沙龙、思政案例分享、思政教师指导、名家课堂欣赏等方式,增强学科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深度融合和沟通交流,真正形成团队合作、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常卫峰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编辑:hefan
上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