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宏观视野下,初中阶段的劳动观教育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关乎青少年个人价值观的完善,更直接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革新与发展。通过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初中生能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滋养下,深化对劳动的认知,形成尊重劳动、勇于探索的品质,为个人发展及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生劳动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思政教育课程,我们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的思想认知更加深刻和全面。这种协同教育模式在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鼓励他们挑战自我,探索成长的新领域。在现代化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劳动形式和劳动思维不断变化,脑力劳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开展劳动教育,能够渗透劳动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深造与择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步伐
初中教育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动学校的创新发展。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品质个性和行为习惯,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下,教师更应向学生强调劳动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的创造性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思政教师将劳动理念与技能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综合育人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体能,还能强化思政教育的力度,拓展教育范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初中生劳动观培育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与创新劳动教育内容
初中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劳动教育在思政课中的自然融入,教师应创新劳动教育体系,深入挖掘和利用思政课程、教材及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内容,从而延伸和完善劳动教育内容。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品德和劳动权益意识,还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意识,帮助他们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在讲解《职业道德与法律》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劳动权益。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而在《哲学与人生》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技能。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劳动的认同和尊重,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意识和态度。
(二)融合先进科技,创新教育模式
教师应遵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指导,关注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形态的影响。在注重体力劳动的同时,也要关注脑力劳动,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和创新能力。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其中教师可以开发富有科技元素的劳动主题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仿生机器人”劳动互动中,其中涉及到数学、物理、科学、技术、工程等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木工技术,电工知识,机械知识,最终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力。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对劳动课程的补充和延伸,为此,教师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和现代科技元素来开发独具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比如初中教师可以联合开发自制净水器、智能机器人、水培蔬菜、3D打印社等校本课程,包含劳动元素和科学技术,能够在有效培育学生形成新的劳动观念,进而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
(三)强化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
为有效培育学生的劳动观,教师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形成劳动意识。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构建多元化、常态化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可以开设家政、烹饪、手工等实践课程,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同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劳动教育,如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打扫、种植花草等活动。此外,鼓励学生参与劳动相关的兴趣小组和社团,如“手工绘画组”“劳动义务宣传团”等。学校还应结合现代科技,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效果。家长也应以身作则,通过家庭劳动为孩子树立榜样。社区、企业也应提供支持,与学校联合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这些措施有助于拓展劳动教育途径,丰富学生体验感知,帮助他们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基于大中小思政课教育视域下,初中教师需要依托思政教育课堂来渗透劳动教育,其中可以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来采取完善劳动教育内容、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等措施来培养初中生的劳动观,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中,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以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
(咸宁市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 陈翠)
编辑:hefan
上一篇:
湘鄂赣省委在咸革命活动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研究
下一篇:
当好“火车头”,党建赋能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