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者队伍是党的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实践者、推动者和落实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党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新形势下,如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履职能力强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需在队伍组建、教育培训和管理上下功夫。
在队伍组建上下功夫,严把“标准关”。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注重从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熟悉基层党建的各领域优秀人才中选拔基层党务工作者,让一批精通业务、热心党务的人员充实到党务工作者队伍中来。要注重党务工作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三培养”行动,坚持把“两新”组织业务骨干党员培养成党务工作者、把党务工作者培养成中高层管理人才、把高层管理人才培养成党组织书记,推行“两新”党组织书记与经营管理人员交叉任职机制。同时,要重视对年轻党务工作者的培养和使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在事业中贡献智慧。
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严把“培训关”。要把提升政治素质摆在首位,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分类别、分层次、多形式的理论培训体系,及时学习宣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逐步提高政治素养。强化党务工作者任职期间培训,常态化举办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实现党务工作者“充电蓄能”常态化、制度化。加强个性化工作指导,发挥党委带头作用,不定期深入到各级党支部,掌握支部工作情况,点对点、面对面解决党建工作难题,从根本上提升党务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在激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严把“管理关”。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标准,从严从实对党务工作者的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以“考核”促“进步”。强化结果运用,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强化“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导向,真正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两优一先”“两代表一委员”推选等方面优先考虑,提升党务工作者政治自豪感、荣誉感,激发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咸宁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余敏)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宁中小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对策
下一篇:
金土皓:突破“富不过三代”的所谓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