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这座镶嵌在湘鄂赣交汇之地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而独树一帜。商代铜鼓的铿锵之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那是千年青铜艺术的巅峰见证;赤壁之战的烽火连天,似乎在眼前重现,那是三国文化的磅礴篇章;古瑶文化的神秘遗迹,静默地诉说着千载春秋的沧桑变迁;北伐大捷的威武之姿,彰显了铁军独立团的英勇与荣耀;鄂南秋暴的第一枪,在这里掀起了革命的热潮;向阳湖畔的文化瑰宝,则是由无数大师们共同筑就的智慧结晶。走进乡野,“千桥之乡”的美誉闻名于世,桥文化在咸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桂花文化与竹文化的诗情画意为这一方水土增添了别样的风采;花灯舞、祭祀舞的翩跹,民间工艺的精湛,无一不展示着咸宁人民的智慧与才情;呜嘟、高筒提琴的独特音色,提琴戏的婉转唱腔,更是全国独有的文化瑰宝,令人陶醉其中。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愈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传承地方文化精髓的重要路径,文学教育通过对地方文化的解读与创新,可以为地方文化注入现代活力,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与时代融合。咸宁悠久的地方历史与传统,是文学教育的宝贵文化素材,是激励荆楚乃至华夏儿女走好新长征路的精神力量,学校教育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如何借助文学教育的力量,让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
一、创新中小学文学课程建设,深化咸宁地方文化体验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的过程中,文学教育必须坚守好主阵地,重新审视并调整传统的教育模式,持续推动文学课程建设,让中小学生在课堂上透过文学视角深刻感受到咸宁丰富的地方文化,养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开发校本文学课程,挖掘咸宁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基于跨学科融合理念,结合文学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内在联系规律,进行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充分挖掘咸宁丰富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资源,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名人轶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撰校本教材,形成规范的文学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绘中直观地感受咸宁文化的独特魅力。校本文学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也可以融入语文课程作为拓展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文化体验报告、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学生对咸宁地方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能力,也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文学素养。
拓展文学课程实践环节,增强咸宁地方文化的亲身体验。基于文化传承的文学教育,应该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实践机会。围绕以咸宁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咸宁的博物馆、古迹遗址,使学生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亲眼看到历史的痕迹,亲手触摸到文化的脉络,引导学生将文化融入文笔。学校可以设立文学社团和各类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等课外活动小组,定期邀请地方文化专家、非遗大师等进行讲座、表演,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交流学习、互相启发,获取更加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丰富文学创作思路。
二、摒弃“教学知识化”的倾向,强化文学教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
当前文学教育普遍以文学经典为核心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非常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对学生与经典文学作品的直接对话与深度体验有所忽视。这种文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重点的把握无形中用一套刻板、教条的阐释体系取代了文学本身的魅力,导致学生难以真正领略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要改变这一现状,强化文学教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至关重要,作为文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咸宁优秀本地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出发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文学教师需要摒弃“教学知识化”的倾向,转而注重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学经典,深刻感受地方文化特色。要以前述校本文学课程为依托,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的同时,形成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咸宁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咸宁地方文化,并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传递咸宁优秀地方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教师深入了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事实上践行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
当然,强化文学教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支持。学校应加强对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社会也应加强对咸宁优秀地方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学习平台。
三、家校融合拓展文学教育路径,咸宁地方文化传承进万家
当今社会文化面临“世俗化”的冲击,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潮盛行,社会大众更多地追求即时的物质利益和实用技能,而往往忽视了文学教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文学教育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这种倾向正由社会向家庭蔓延,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大支柱,它们共同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良好的家风是环境育人的重要基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态度,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积极、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进而塑造他们正直、善良、坚韧的品质,这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比有形的知识传授更为深远和持久。文学教育是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手段,通过家校融合,营造书香之家,可以将教育的边界从学校的四面围墙扩展到每一个家庭,让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要积极拓展文学教育的路径,努力让地方文化传承走进千家万户。家长课堂、家庭作业、亲子阅读等活动是连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纽带,让家长们参与到孩子的文学教育中来,为孩子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亲子共同探索咸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品味那些充满韵味的方言和俚语,让咸宁的优秀地方文化不单以单调的历史故事堆砌呈现,而更多地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在增强孩子们对地方文化的兴趣的同时,也加深其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这种对家乡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将会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咸宁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是新时代文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与担当。“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正是咸宁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要义。创造性地开展文学教育,既要深入挖掘当代生活的丰富底蕴,更要传承咸宁优秀本地文化的历史血脉,让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满足新时代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推动咸宁地方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王娟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efan
上一篇:
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下一篇:
促进家庭教育 培养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