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金融活水润康养:探索咸宁康养产业发展新路径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3-24 08:46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挑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功能弱化与代际矛盾加剧的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康养产业通过整合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精神文化服务等多元业态,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解决方案。金融支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风险分担机制,能够为康养产业提供持续发展动能。

本文聚焦咸宁市康养产业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其区位优势、现实困境及金融支持路径,旨在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资源型城市康养产业金融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一、咸宁市康养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一)区位交通网络与政策红利叠加

咸宁市依托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铁等立体交通网络,构建起“1小时通达武汉都市圈、3小时辐射长三角”的快捷通道。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咸宁市大健康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推动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专项政策文件,为产业集聚提供制度保障与资金支持。

(二)生态资源禀赋的多维支撑

一是气候地理条件的天然优势。咸宁市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年均气温16.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340天。咸宁温泉的地热资源富含硒、锶等20余种微量元素,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4.2%,形成了“富硒温泉+森林氧吧”的组合,为打造国际康养度假目的地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基础。

二是医疗资源的体系化积淀。咸宁市构建了“三级甲等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卫生机构”的三级诊疗网络,建立了覆盖12个县市的“15分钟急救圈”,嘉鱼县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合作建设失能养老中心,集老年人护理、养老、康复、医疗为一体。

三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依托“中国桂花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的文化IP,咸宁市开创了“文化赋能康养”的新范式。赤壁古战场遗址公园引入AR技术还原三国战役场景,打造沉浸式历史养生体验。通山县闯王陵景区开发“禅修+农耕”主题康养课程,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可体验的消费项目。

二、金融支持咸宁市康养产业的现实梗阻

(一)政策支持体系的碎片化与协同困境

当前康养产业政策环境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九龙治水”格局,医疗、民政、文旅等部门管理职能交叉重叠,可能导致项目的审批周期延长,也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运营风险。在财政支持方面,当前的政策导向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于市场主体在运营环节的实际需求,如日常运营补贴、市场推广支持、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却相对较弱。这种政策供给上的失衡,不仅难以全面满足康养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也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康养产业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

(二)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化矛盾

市场经济背景下,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扶持,更需引入多元化的资本力量,以充分激发其内在活力。虽然咸宁市在康养产业发展方面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潜力,但在金融支持方面仍面临挑战。

首先,金融机构对康养产业的认知尚不深入,缺乏专业的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这导致在投资决策时,金融机构往往持保守态度,难以对康养产业项目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

其次,康养产业项目通常要求长期投入且回报周期较长,这与金融机构倾向于追求短期收益的目标存在明显悖离。这种长期的投资回报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在评估康养产业项目时更加谨慎,甚至望而却步。

此外,康养产业项目横跨医疗、养老、旅游等多个领域,亟需跨行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然而,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且企业融资渠道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工具运用不足,难以全面满足康养产业多元化、复杂化的需求。

(三)金融监管体系的滞后性与脆弱性

康养产业特有的风险特征与现行风控体系之间存在显著错配。首先,投资回收期长(平均8.5年)与资金周转需求形成矛盾,如某温泉度假区项目因现金流断裂导致烂尾,暴露出再融资机制缺失的问题。这也体现了金融监管在康养产业发展方面仍有不足,使得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这无疑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敞口。由于监管的缺失,康养产业内的某些企业或项目得以在缺乏有效约束的情况下运营,这不仅滋生了道德风险,还导致了逆向选择问题的频发。此外,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产业可能难以抵御外部冲击,导致项目运营受阻、资金链断裂等严重后果。这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还可能对康养服务的提供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福祉。

三、金融支持咸宁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政策协同体系

一是制定并实施有关咸宁市康养产业金融支持的专项计划。明确金融支持康养产业的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形成政策合力。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执行。

二是设立康养产业风险补偿基金池。该基金池将用于对符合条件的康养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及保费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通过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康养产业的支持力度。这将有助于缓解康养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是探索“政银保”合作模式。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将共同合作,开发康养产业专属保险产品,为康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通过保险机制的引入,进一步分散和降低康养产业的风险,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多元化融资渠道与金融服务模式

一是建立康养产业PPP项目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温泉度假区、森林康养基地等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同时,PPP模式的运用将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确保融资渠道的畅通,优化康养项目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社会资本参与的门槛。

二是推动符合条件的康养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为康养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和机会。同时,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环保的康养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与证券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为康养企业挂牌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确保企业能够顺利融资,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围绕“康养+”产业链核心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这种金融服务模式将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康养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积极推动这种金融服务模式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风控体系

首先,整合民政、医保、税务等部门数据资源,构建康养产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共享,提高金融机构对康养企业的信用评估准确性,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这将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加准确地判断康养企业的信用状况,为放贷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项目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康养产业项目的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这将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此外,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康养服务消费记录可追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可以确保康养服务消费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增强金融机构对康养企业的放贷信心。这将有助于提高金融支持的有效性,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透明、可追溯的康养服务体验,提升消费者对康养产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陈叶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发展银发经济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同心协力谱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