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会计职业与咸宁经济的“双向奔赴”
(一)咸宁经济发展现状
2024年,咸宁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按不变价格计算,其GDP比上年增长6.1%。在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的增长稳定,第二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第三产业,尤其是作为核心的服务业,其占比逐年提升,显示出咸宁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农业是咸宁市的核心产业,其粮食产量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茶叶、水产、蔬菜的产量也名列前茅,使咸宁市成为了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服务业方面,温泉旅游、现代物流和数字经济是咸宁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以绿色生态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领域,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电制造四大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咸宁市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柱。
作为“中国温泉之城”,咸宁市的温泉旅游产业以康养产业为主,深受游客喜爱。特色产业链涵盖了桂花、竹产业集群、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这些产业为该市培育了一系列如巨宁竹业、瑞发竹业等领军企业。赤壁市的青砖茶尤为突出,其“川”字牌青砖茶更是凭借其独特品质,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成为了咸宁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此外,咸宁市还是武汉都市圈重要成员城市。在产业协同项目上,承接武汉光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外溢,重点建设咸宁高新区“光谷南”基地;在交通互联项目上,现有武咸城际铁路“1小时通勤圈”,促进武汉人才向咸宁流动。
(二)会计专业在咸宁市特色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会计的作用包括财务大数据分析、成本管理、风险评估、投融资决策支持、绿色金融等,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在成本管理方面,会计可通过作业成本法精细成本管控,如运用作业成本法(ABC)优化巨宁竹业在原料采购、加工环节的成本分摊,显著提升了成本效益;在风险评估方面,可利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新项目可行性,从而避免盲目投资行为,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在财务大数据分析方面,智能财税工具的应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手”。其具体成效体现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本地软件企业开发的“桂花产业财税管理平台”上,该平台实现了桂花种植户、加工企业、经销商全链条数据的高效互通,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同时,该平台还具备大数据分析与产业预警功能,通过深入分析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了前瞻性的决策支持。在绿色金融方面,会计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在通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中量化碳减排收益,成功吸引了绿色债券投资,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因此,培养“产业型会计”复合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也正是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的使命。然而,咸宁市目前却面临诸多挑战。
二、咸宁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痛点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会计技能无法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咸宁职院作为培养传统会计技能体系的高职院校,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逐渐显现出不足。尤其咸宁市是以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为主的城市,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手工账务处理过度强化,自动化工具应用不足
在学校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们被大量训练进行手工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等工作。然而,咸宁地区的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了金蝶、用友等信息化财务软件。这导致学生在进入职场后,需要重新学习并掌握这些新型的财务软件操作,例如银企直连、OCR发票识别、RPA等自动化功能。这一过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疑增加了员工培训的成本和时间。
2.报表编制机械化,分析数据的思维能力缺失
传统教学仅强调按固定格式编制三大财务报表,但未训练数据清洗、可视化、趋势预测等能力。比如咸宁桂花加工企业需要会计从销售数据中挖掘客户复购规律,而传统教学的毕业生只能提供“过去发生了什么”,无法回答“未来该怎么做”。
(二)缺乏既懂财务又熟悉本地产业特性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缺位的“三重断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场景断裂
咸宁某竹制品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仅仅考虑了显性成本,例如原料和人工费用。然而,他们未能充分结合竹产业的独特性质,去识别和计算隐性成本,比如竹材采购的季节性波动以及竹废料循环利用所带来的潜在收益。这种成本核算的不全面,导致了企业成本的虚高。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财务人员虽然精通记账技巧,但却无法深入理解并解读竹产业的专业语言。
2.工具与需求断裂
咸宁温泉酒店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财务数据以及美团或携程等平台的订单情况,但财务人员仅熟悉传统的总账模块操作,难以通过API接口来提取相关的业务数据,这导致酒店在制定动态定价策略时显得滞后。咸宁某温泉景区就曾因为定价机制不够灵活,而错失了相当数量的潜在收入,尽管具体金额未公开,但这一损失是显著的。其问题的根源在于,财务人员虽然使用Excel进行处理工作,但对于产业大数据的应用并不熟练。
3.政策与执行断裂
光谷南基地的一家从武汉迁入的企业遭遇了财务难题,其咸宁的财务团队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跨市申报流程不够熟悉,导致应得的退税款项未能及时到账;同样,咸宁的一家桂花加工企业本应享受农产品初加工的所得税减免政策,但由于财务人员对《湖北省桂花产业扶持办法》缺乏了解,导致在过去的几年里多缴纳了不必要的税款。2023年咸宁的税务稽查工作发现,部分农业企业未能充分利用政策红利。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尽管财务人员对税法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于相关的产业政策却知之甚少。
三、产业会计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产业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应对上述提到的财务人员技能不足与对产业政策了解匮乏的问题,构建“产业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该体系旨在培养既精通财务知识,又熟悉本地产业发展特性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体系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首先,强化产业知识与会计技能的融合教学。在课程设计上,不仅要涵盖传统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还要融入咸宁本地的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解读。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产业会计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使其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财务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产业会计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还可以引入项目报告、口头汇报、团队合作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其在产业会计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具有产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以科研促进教学,提升产业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而言,学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开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选修与会计相关的其他领域课程,如信息技术、市场营销、金融管理等,以拓宽其知识面和视野。同时,实施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使其在学术和实践两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和锻炼。此外,学院还可以定期举办行业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业界专家和企业高管来校分享经验和见解,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研发。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学院将能够培养更多既懂会计又熟悉其他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咸宁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孙小月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efan
上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厚植教育强国建设的民生根基
下一篇:
做好“三篇文章”,促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近年来,崇阳县依托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资源和乡村资源,整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公园,已建成天城茅井养生小镇、铜钟野樱花天堂小...
同时,张娟文代表认为,乡村有了产业支持,农民就业就有了方向, “三农”发展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
第四产业未来已来,愿《第四产业》扬起一面思想的风帆,带我们一起驶向数据业的星辰大海。
市领导杨良锋、吴刚、吴晓波、李丽、熊享涛,咸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福卿出席会议。
俯瞰咸宁大地,产业发展热潮涌动。
咸宁网讯记者姜明助报道:11月9日,全市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召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杜军华代表说,要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提升力度,在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做好产业转型升...
要拿出硬作风、健全硬机制、强化硬保障,精心谋划、精准调度、精细服务,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
19.4:46.5:34.1,这是2010年我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 17.5:49:33.5,这是2015年我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 五年间...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饶红斌报道:13日至15日,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考察团在我市考察。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小强与中心主任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