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青 通讯员 柴倩 吕婧
12月16、17日正值双休日,城区马路上车辆增多,车流量增大。细看车牌,市民发现武汉、湖南等外地车纷纷涌入咸宁。而在旅游景区,游客则在抱怨客房爆满,车位难求,环顾周边,大多是拖家带口的旅游人潮。
在温泉谷景区,李先生正安排一家三口在酒店入住。李先生来自武汉,趁着双休来咸宁休闲放松。他说:这次来咸宁旅游,主要是因为单位同事在温泉旅游节到咸宁游玩了一圈,对咸宁赞不绝口。李先生的咸宁之行安排的很紧凑:星期六在温泉谷泡汤,星期天就赶赴通山隐水洞探奇。
在三江森林温泉停车场,来自湖南的马先生焦急的在寻找停车位。“看这一车难求的状况,说明咸宁确实有玩头,我们来对了地方。”马先生说:上个星期,自己一位亲戚到咸宁来游玩,极力推介咸宁的山清、水秀、泉温、洞奇,这个周末他专门带几个客户到咸宁来游玩,加深商业感情。
在浪口温泉、龙佑温泉、三湖温泉等旅游景区,同样在演绎冬天里的火热。
咸宁旅游为何受到游客青睐?一位业内人士说:火热的背后是咸宁创新旅游发展,擦亮旅游名片。
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咸宁重点打好“三副牌”:打好生态牌,着力打造温泉养生天堂、休闲度假胜地和中国中部绿心;打好文化牌,着力营造以三国文化、茶道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形态,既为景区融入文化元素,又为旅游增添文化内涵;打好地缘牌,发挥境内高山、丘陵、平原、湖泊、溶洞并存的多样性地貌特征和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着力营造满足不同群体旅游休闲的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咸宁立足城市发展定位,确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理念,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突出“显山露水见园林”的城市特色,保护和建设潜山、青龙山、双龙山、大洲湖、十六潭等公园,改造龙潭河、月亮湾滨水景观带,打造“城市绿肺”,全城一景的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对旅游全身心的投入,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讲述了一个故事,在武汉举行的第九届华中旅游博览会上,咸宁市着力打造并隆重推出的“经典6+1”精品旅游线路受到行业和游客的热捧。
咸宁市为了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建设经济强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旅游服务,建立咸岳九“小三角”旅游合作机制,推出旅游“一卡通”服务,开展全国百强旅行社牵手咸宁活动,与高铁沿线城市组建高铁旅游战略联盟,积极推进咸宁与武汉同城化发展,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创新旅游营销。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与竹、茶、油茶三大百亿产业融合发展,在京东、淘宝、丹露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竹工艺品、赤壁青砖茶、本草天香茶油等旅游产品畅销各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嘉鱼】大牛山风景区开发项目正式签约
下一篇:
高山滑雪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