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旅游 >> 旅游动态 >> 正文

大畈,一座美韵天成的旅游名镇欣然崛起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20-11-10 10:15

群山叠翠,富水澄清;举目千重秀,处处如丹青。

大畈镇毗邻湘鄂赣都市圈,地处岳、咸、九“金三角”腹地,处通山旅游循环圈节点,杭瑞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既有“鄂南小漓江”之称的富水湖,又有“地下龙宫”之称的隐水洞,“大畈枇杷”更是声名远播,自然资源秀美壮丽。

近年来,大畈镇围绕“山水富民、绿色发展、旅游兴镇”的发展定位,把握重点、突出特点、打造亮点,全力推进特色旅游名镇建设,推动全域旅游绿色发展。现已荣获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省级生态乡镇、省级旅游名镇、市级枇杷特色小镇等一批荣誉称号。

大畈,一座美韵天成的旅游名镇正欣然崛起。

建设优质景点 夯实旅游基础

“山上景色优美,玻璃桥惊险刺激,可以玩一整天。”10月30日,通山县大畈镇龙隐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内,游客徐女士与家人流连忘返。

徐女士家住县城,很早便得知大畈又新增一优质景区,此次特意前来领略“家门口”的旅游胜地。

龙隐山旅游度假区毗邻隐水洞地质公园,占地面积4400多亩,总投资3.6亿元,有玻璃天桥、悬崖秋千等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有石林秘境、云端草甸等天然观光项目,还有可以俯瞰富水湖千岛奇境的九龙鼎广场,可谓是观景玩乐两不误,趣味十足,今年8月28日开园以来,深获好评。

隐水洞地质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于2005年建成对外开放,被誉为“地下龙宫”。洞内钟乳石类质地纯净,“鲤鱼跃龙门”、“马良神笔”等钟乳石造型逼真,荟萃了大自然的形态美、动态美和朦胧美。游人可泛舟地下河,聆听地下河水涛声,可乘车洞内快速步移景换,还可步行零距离触摸大自然。今年十一期间,隐水洞共接待游客27337人次。

国家级湿地公园——富水湖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绮丽,被誉为“华中最美的乡村湖泊”。目前,大畈正利用其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中地区最美的乡村湖泊旅游目的地、中部六省最爽的湖泊型休闲度假胜地”。预计今年富水湖旅游人次将突破100万人次。

古民居亦是备受瞩目的旅游景点。西泉村古民居,大量传统建筑集中连片与自然环境乡村生活相协调,在2014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白泥村古民居群,在鄂南具有独特性,其谭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辛酉年,规模宏伟,工艺精湛,2008年被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优质旅游景点,为大畈打造特色旅游名镇奠定了基础。”大畈镇镇长徐良开说。

近年来,大畈镇抢抓通山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契机,加速旅游名镇发展进程,在巩固发展国家4A级景区隐水洞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富水湖等一批人气正旺的“老牌”景区的同时,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一批全新景区,拉长旅游产业链,增添旅游人气。

如今,白鹭林湿地公园、富水花海、富水龙珠湾生态度假园、龙隐山等新兴旅游项目人气不断攀升。

美化村庄环境 补齐旅游短板

如果说优质的景点夯实了旅游基础,那么,优美的环境则留住了游客的心。

“我在村里住了几十年,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谈及村庄的改变,下杨村68岁的吴伯姬感慨万分。

过去因村民环保意识薄弱,村庄内部环境较为欠缺,导致部分游客始终感觉美中稍有不足。为建设美丽乡村,补齐旅游短板,为居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该镇坚持先谋一步、先行一步、深挖一层,全力打造成最美旅游花园。

先谋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该镇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全域规划》(2019年-2035年)《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新农村建设规划》(2019年-2035年)《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镇域规划》(2019年-2035年),统筹协调大畈镇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去年,先后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建改560座,有效改善公共卫生设施不留死角;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9.8公里),推动南岸公路二期即绕城北路建设,全面创建省级“四好农村公路”。

先行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该镇通过党支部带动,全员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百日提升”。围绕“家齐、院净、人和”的现实要求,以“大整治、大扫除(干群周五集中大扫除)、大评比(清洁家庭评比)”为载体,广泛动员各方力量,集中整治各类“脏乱差”问题,先后清理垃圾700余吨、水面200余亩,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村民意识普遍提高。大畈镇“‘三一模式’大动员,‘干群同心’齐上阵”“板桥村‘345’模式”等工作经验先后在县、市推广,并成功通过省级卫生乡镇验收。

深挖一层,绿化村湾道路。该镇以“道路成线、村庄成荫、山地成林”为目标,先后修复公路沿线生态427亩,种植乔木灌木2万余株,建成以核电公路、大慈公路、南岸公路为重点的30公里生态绿色景观廊道;坚持美化环境,以“一口五旁”增绿为重点,发展农户庭院“小花园”、“小果园”,打造一村一景、一路一景、一户一景;坚持绿化荒山,以高山远山荒山为重点,引进社会资本、专业公司从事灭荒造林。截至2019年底,大畈镇森林覆盖率达59.7%,森林蓄积量达51.32万立方米。

“大畈处处是风景,道路、景区、村庄,美景目不暇接。”武汉的王女士被大畈美景深深所吸引,表示定会再来。

如今,大畈境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一幅秀美风光山水图徐徐铺开。

推进农旅融合 树立旅游特色

景点优质,环境优美,大畈旅游发展蒸蒸日上。可如何让广大游客对大畈“情有独钟”,让旅游发展更上一层楼?

“立足自身优势,推进农旅融合,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大畈镇党委书记程刚指明了方向。

谈及大畈,人们会第一时间想到枇杷。

枇杷是我国南方名果,据县志记载,通山种植枇杷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加之大畈位邻富水湖,形成了更利于枇杷生长的小气候,所种出的枇杷汁多肉厚、美味可口,域内种植规模达全县80%以上。

大畈镇立足枇杷产业效益化、规模化发展,通过“合作社+公司+协会+政府+科研院校+基地”模式,构建果树种植——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化发展格局。同时坚持优化自身品质,推动枇杷产业向“精”发展,先后引进了白沙、大五星等优质品种在全镇推广。目前,大畈镇枇杷种植面积1.8万亩,其中丰产园5000余亩,年产量近5000余吨。

东园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每年5月,大畈枇杷园挂满金黄,众多周边省市游客慕名前来。

大畈镇为打造“枇杷小镇”特色品牌,吸引城乡居民主动到乡村旅游,以“采摘生态绿色果品,享受淳朴乡村风情”为主线,谋划举办“通山县大畈枇杷旅游节”,推动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互促提升。

自2016年以来,大畈镇已成功举办3期“通山县大畈枇杷旅游节”,带动发展家庭农场15家、休闲采摘园10个、农家乐35家,年接待采摘游客达3.5万人次。

大畈麻饼同样盛名远播,阳春园麻饼最负盛名。阳春园麻饼厂于2017年投资2700余万打造主体观光楼,不仅设有麻饼生产观光区域,更是增添了游客体验中心,让游客品尝麻饼美味的同时,还能体验制作乐趣。

“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是发展新出路。”阳春园麻饼厂负责人章晓建说,旅游是大畈的优势,地方产品与旅游融合则是大畈的特色。

目前,故乡里民俗文化园、隐水葡萄园、长滩大殿桃园、等一批特色农旅融合产品发展势头正旺。

近年来,大畈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鼓励群众自主发展农家体验、果蔬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逐步构建“赏生态景、住农家屋、吃乡土菜、品四季果”的旅游模式,打造独具大畈特色的旅游品牌。

“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名镇,推动全域旅游绿色发展。”程刚表示,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山水富民、旅游兴镇”的思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将大畈打造成旅游名镇、生态绿镇。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通讯员 郑梦溪)


编辑:hefan

上一篇: “楚天羽王”羽毛球系列赛咸宁站 14支队伍,165位选手参赛
下一篇: 秋日惊喜正在派件中…… 11月文旅活动新鲜出炉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