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通城县委、县政府将“通城拍打舞传承基地”的匾牌,授予县第二高级中学。
简短的授牌仪式,洋溢着热烈气氛。舞台上,30位同学穿着瑶族服饰,在通城拍打舞第六代传承人、省级非遗传承人吴志奇的指导下,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舞台下,3000名师生亦欢快地拍打起来……
走进校园,走向大众;走出通城,走向世界。作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通城拍打舞,不仅成为50多万名通城人民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还在全省、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表演,获得湖北省首届民间歌舞电视大奖赛金奖、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等多项桂冠。
千年流传,“拍”出时代节拍
“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夜铁……”这首通城人老少皆知的民歌,是拍打舞的经典唱词之一。
早在元、明朝时期,拍打舞便流传于通城县石南镇、大坪乡一带。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通城县,自古以来就是瑶族、汉族聚居之地。原生态的拍打舞融合瑶族、汉族文化,以手掌互相拍打的方式自娱自乐。
“一人拍打随性休闲,养身舒缓解乏;群体拍打铿锵有力,气氛热烈欢快。”湖北科技学院教授黄晓萍,研究通城拍打舞已有10余年。她介绍,清乾隆《通城县志》中记载:“县西石南桥一带庶农好谐,常于田野嬉而击拍躯体,是舞以自娱,遂成风尚,乃县治内一大趣事”。
岁月变迁,经典永续。
1987年,湖北省筹办民间歌舞电视大奖赛,挖掘和调研各地特色文化。当时,通城县文化馆创作干部任卓辉到石南镇、大坪乡一带采风,被民间艺人即兴表演的一段拍打舞所吸引。于是,他搜集散落在民间的拍打舞,整理了一套具有通城方言特色的拍打舞蹈语汇,使濒临失传的民间拍打舞得以新生。
从民间走上舞台,时任县剧团演员的吴志奇是关键人物。他14岁时师从拍打舞第五代传承人李龙凤,有表达技巧,有舞台经验,且在之后的传承推广过程中,他广泛搜集关于拍打舞的传说故事、舞蹈特色、动作分解等第一手资料。
1987年,县里把拍打舞参加湖北省首届民间歌舞大赛的重任,交给刚过而立之年的吴志奇。
“制作音乐、编排舞蹈、组队排练……一年之后,拍打舞一鸣惊人,夺得湖北省首届民间歌舞电视大奖赛金奖。”吴志奇告诉记者,他既是编排者,又是表演者。
1988年年底,随湖北省民间艺术团赴民主德国访问演出;1989年9月,进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2010年9月,代表湖北省唯一的节目参赛,荣获中国第八届民间艺术节金奖……通城拍打舞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时代的舞台上艳丽绽放。
千磨万击,“打”出全新样式
“创新是非遗传承生生不息的动力。”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奇峰说,通城将拍打舞作为全县文化精品来打造,集中人力和财力,先后三次对拍打舞进行加工提炼,使传统的民间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
从“单打”“双打”到“多打”。最初的拍打舞是一人或多人边唱边拍,多限于单拍和双拍。1988年,通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对拍打舞进行提升,动作增加到10多个,提炼出单腿、双腿、站着、坐着、躺着拍打,增加肩部、腰部、臀部等拍打部位。
从“坐打”“站打”到“跳打”。2007年,通城拍打舞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县里成立编导小组,请国家一级编导向雪芳对舞蹈语汇进行提炼,着力于增加跳跃动作,凸显瑶族特色,拍打难度更大。
从“身打”“形打”到“心打”。2010年9月,为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县里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对舞蹈语汇进行了一次大型创作,“寿鱼出洞”“春燕飞舞”“孔雀展屏”……系列舞蹈动作突出江南俊秀之美,展现舞者从身形舒展到心境闲逸的完美结合。
“每天排练超过10小时,每人拍打数万次。”第七代传承人李金鑫说,2010年他从全县数千名教师和舞蹈爱好者中被挑选出来,与其他29名年轻人一同组建县里拍打舞表演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强化训练,演员们手拍肿了,“那段时间吃饭端碗都疼,手拿筷子都经常掉。”
拍打舞改变了李金鑫一生。2013年,他被调到县文化馆,专职开展通城拍打舞培训,已培训100多场次、2000多人次,还为县内外50余所学校及近百个社会团体指导和编排拍打舞。为此,他被授予“拍打舞市级传承人”称号。
“近几年,县文化馆还组织专家团队进一步提炼打磨,将拍打舞编成大众版、精编版、表演版、儿童版等多种形式。”县文化馆馆长朱红星介绍,大众版主要与广场舞和健身操结合,更具烟火气;精编版主要与舞台艺术结合,更有观赏性;表演版主要与景区文旅结合,更具互动性;儿童版主要与趣味游戏结合,有趣且易学。
千人百校,“舞”出滚烫生活
拍手、拍肩、拍背、拍膝、拍臂,躺着拍、坐着拍、跪着拍、站着拍、舞着拍;男生俊逸阳刚,女生灵秀韵味……
今年4月22日,《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湖北篇在武汉园博园汉口里街区录制,来自通城二中的“拍打舞”表演队,与著名主持人撒贝宁、知名演员徐帆等人进行花式互动,上演了一场“观人赏物品生活”的荆楚非遗寻美之旅,向全国观众展现传承与创新相融的拍打舞之美。
“拍打舞传承教育已成为通城二中一张教学特色名片。”通城二中党总支书记陈水兵说,学校拍打舞表演队由体育教师、通城拍打舞县级传承人樊欢和徐凌夫带队组织编排。除了参与县里拍打舞对外交流活动外,还每年在高一高二学生中选拔30余名学生进行拍打舞的重点培养,带队参加省内外各种大型艺术活动,积极推广宣传拍打舞文化。
“自从进入拍打舞表演队后,我更加大胆自信,还成为家人和同学的拍打舞老师呢。”高二学生胡冰心边说边呵呵笑个不停,老师过去眼中那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不见了。
从体育教师参与县里重点培训,到全校师生全员参加操练;从精排舞台版本到大众健身版本……10多年来,通城二中“舞”出了一项项荣誉,“舞”上了央视舞台。
“非遗突出的是非物质属性,是一种技艺的代代传承;保护好非遗,就是在传承文化基因,守护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祥明说,通城在100多所学校组建逾千人的演员队伍,不断吸引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让拍打舞在舞台上“活”起来,在地域上“走”出去,在大众中“传”起来,在生活中“热”起来。目前,拍打舞已覆盖全县180所学校和200多个社会艺术团体,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
通城拍打舞不只在通城县盛行。2017年,咸宁市组织了万人同跳拍打舞,创下一项新的世界纪录;2018年,吴志奇和李金鑫被湖北科技学院聘请为拍打舞指导老师,为2000余名学生授课;2021年,拍打舞成为武汉体育学院的硕士论文主题;2022年,拍打舞被编入《中国古典舞》考级教程……传承千年的通城拍打舞,“舞”出新时代的节拍,“舞”出热辣滚烫的生活。
(记者 陈新 刘玉关 陈小彬 通讯员 周红松 特约记者 付婧烨)
编辑:hefan
上一篇:
通山开设阅读公益课堂
下一篇:
高铁+旅游,在咸宁遇见“诗与远方”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文谨、通讯员王远远报道:17日上午,市委党校举行2019年下半年主体班开学典礼暨“不忘初心、牢...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下称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传承健康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
刘源望(武汉)有一种传承总是托举着嫩尖尖累了的,都藏在袖子里在不经意时,落下还有一种传承总是以一种集体谢幕的方式先把纷...
出队旗、敬队礼,齐唱队歌,为烈士献花,向烈士默哀并三鞠躬,为烈士献词……庄严肃穆,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少先队员对何功伟...
21日,政协第二联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皮定宇委员对咸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第一,...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昌强、通讯员王远远报道:1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小兵,为参加全市组织人事履职能力提升专...
搭上电商,非遗飞入百姓家——首届“非遗购物节”述评(上)光明日报记者张玉玲“非遗直播”,叫好又叫“座”。“非遗购物节”...
穿汉服、逛国风集市等也引领了一波端午新风尚。微博投票:琴棋书画、京剧、武术、舞蹈等国粹艺术580票汉服、团扇、国风美妆、...
”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舞蹈教室,伴随着优美的藏戏唱腔,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藏戏演员达娃曲珍正向孩子们讲解藏戏...
清明节来临之际,赤壁市实验小学在羊楼洞142烈士陵园开展“祭英烈、学党史、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革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