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陈真、见习记者成良田、特约记者宋朝阳报道:璀璨灯光,独特布景,清脆山鼓,甜美山歌,婀娜山舞,令人目不暇接,身心沉醉。昨晚,通山县精心打造的大型民俗歌舞音画《白云深处》在县影剧院隆重首演,为千余名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具震憾力的文化盛宴。参加全市拉练检查的市县领导观看了演出。
《白云深处》是我市第一台大型民俗歌舞音画创作,也是我市首次用歌舞音画的方式,就一个地方特有的人文资源、民俗文化进行完整系统的展示。该剧以通山的民间艺术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改编、加工,通过独特的音画、歌舞形式来体现通山的民风民俗,全剧包括《山中鼓》、《云中湖》、《洞中天》、《画中人》四个章节。来自通山各战线的80余名业余演员,用他们乡土气息浓郁的山歌山鼓,演绎出纯朴山民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精神,更展现了九宫山、隐水洞等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和秀美风光。
观看完精彩的表演后,通山县一位观众自豪地说:“这不但是一台充分展示我们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节目,更是通山文化的品牌和对外交流、提升形象的名片。”
山歌云外飘,山鼓震天响,山舞赛嫦娥。12月21日晚,在通山影剧院隆重首演的通山大型民俗歌舞音画《白云深处》,为千余名观众带来一场极具震撼力的文艺盛宴。
山歌悠扬,山鼓激昂,山舞妙曼,《白云深处》绽放的艺术奇葩令人心醉、震撼。
韵味悠长的歌词,美好动人的故事,原汁原味的唱腔,《白云深处》闪耀着璀璨的地方文化光芒。
山是通山的精魂,水是通山的灵性;山中白云缭绕,山下绿水如练。大自然赋予通山一份摄人心魂的诗意美好,好似人间仙境。山中勤劳智慧的山民,孕育了通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他们在劳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形成富有艺术魅力和时代精神的地方文化。以山歌、山鼓、打花棍、哪吒灯为代表的民间文艺,渗透于山民们的劳作和生活中,彰显山民的勤劳智慧和通山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歌山鼓现已列入省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整台节目以北宋诗人蒋之奇的诗句“我爱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云深处宿,一枕玉泉声”引起,以一个白衣少女的婀娜舞姿贯穿,四个乐章《山中鼓》、《云中湖》、《洞中天》、《画中人》如行云流水,结构自然,主题鲜明,风格独具,引人入胜。清晰的音响,绚丽的灯光,独特的布景,逼真的道具,特异的服饰,将声音和画面完美结合起来。
“人要有精神,戏要有灵魂。”67岁的通山农民演员焦韩恩神采飞扬地敲起激昂的山鼓,用通山话高亢地唱起原汁原味的山歌,博得观众连声叫好,掌声雷动。
一声声“上个岭来下个坡,放落扁担就唱歌,人家说我穷快活,哪知做活累不过,唱支歌崽好得多……”把观众带入大山的诗意生活中。“山通山路盘路,云卷云雾锁雾,山是我的魂魄,路是我的脚步,云是我的笑容,雾是我的泪珠。你要问我家在哪里?你要问我的爱在哪里?我的家在白云深处。我的爱在白云深处。白云深处白云深处,那是梦的家园,那是人间天堂……”尾声一首旋律优美的《天上人间》,唱出了通山人对家乡的赞美和依恋,响彻白云深处。
《画中人》
《月亮忘记了》
《石鸣天籁》
《竹叶酒香》
《赞婚茶》
《天上人间》
《一鼓催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