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很重要,从小父母就谆谆教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古人也传授了读书的方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今人也会分享读书的收获: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家习惯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凸显了一份功利和浮躁,少了一份追求与沉淀。
究竟该怎么读书,我们不妨借鉴古人的智慧,看看古人怎么读书。关于读书,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这句话蕴含三重意识:一是真心爱好;二是不钻牛角尖,不卖弄学问;三是确有领会,每当读书有心得,高兴得饭也忘记吃了。这里最关键的是最后一条,读书要“会意”,要有自己的领悟,而非死记硬背。
还有学者专门研究过古人读书,认为读书有四种态度:诸葛亮“读书但观大意”,此政治家读书之态度;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此诗人读书之态度;陶弘景“一物不知,以为深耻”,此学者读书之态度;司马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此通人读书之态度。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一读书态度,曾引起过许多分歧,但我们只要弄明白陶渊明所讲述的是一种诗人的态度,立刻就能豁然开朗。中小学生读书,不能用这种态度;成年人要充电,也不宜用这种态度。为纯属消闲而读书,看看玩玩,则最宜不求甚解。当今生活节奏很快,如果能多少匀出一点时间来看一点本业之外的各路闲书,与朋友们互动交流,是何等愉悦享受,其意义也绝不低于求学的苦读、攻读。
其实,我们不必纠结于碎片化阅读,更不必纠结于读书的态度,读书其实是件很私人的事,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能捧起书来也就是好心。(记者 甘青)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新书推介]《子弹库帛书》
下一篇:
周益民诗作获全国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