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娱动态 >> 正文

采撷珍宝走千家 —— 咸宁市档案馆赴京征集档案史料纪实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10-23 09:00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1.jpg

档案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服务民生,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档案工作者长期以来默默地担任着甘为人梯的角色。近日,记者走进咸宁市档案馆,聆听档案工作者打捞本土珍贵历史的记忆的故事。

赴京征集档案史料

近日,咸宁市档案馆馆长李城外、馆领导钱立新一行赴北京抢救档案史料,开展了征集咸宁老照片、商谈《王世杰日记》出版、录制向阳湖文化名人口述档案等重点工作。

在通州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咸宁籍摄影家夏勋南向李城外一行介绍了自己摄影经历和摄影作品。在中华书局,李城外向总经理徐俊、副总编辑李占领汇报了咸宁市在王世杰档案史料抢救和保护方面的成果。

此前,2019年5月初,李城外应邀参加崇阳县委县政府、武汉大学组织的赴台活动,重点采访王世杰家属,就《王世杰日记》在大陆出版一事达成意向。李城外向中华书局赠送了台湾版《王世杰日记》(上、下),期望该局推动大陆版《王世杰日记》早日面世。

在京期间,李城外还重点采访了向阳湖文化名人,包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著名史学家赵守俨之子,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赵珩,著名文物专家朱家溍之女朱传荣,中华书局古典文学专家冀勤等。在冀勤先生家中,冀先生回忆在咸宁向阳湖的干校生活,并十分生动地讲述了干校趣事。

李城外还拜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汇报了向阳湖文化研究进展。同时,赴大兴区档案馆参观学习,还应邀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陪同参观,双方还就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爱馆如家”到“爱馆胜家”的治馆经验进行了交流。

10万幅作品馆藏

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们此行的另一重大收获,开展的文化名人全宗档案抢救与开发活动,征集到夏勋南10万幅老照片,这在全省档案系统都属罕见。

夏勋南自1967年起从事摄影至今。先后任职于不同文化岗位。后南下参与《深圳摄影报》创办工作,北上担任《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摄影师国家职业资格三、二、一级命题专家。

他对家乡始终保持无比热爱之情,拍摄的作品横跨3680平方公里家乡故土,纵览50余年沧桑巨变,包含知青下乡、革命样板戏、学大寨等具有浓厚时代印象的珍贵照片,照片总量逾10万张,数量巨大,是记录咸宁历史宝贵的档案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编研价值。

市档案馆与夏勋南沟通后,正式签订征集协议,此次征集到胶质底片、高分辨率底片数字化副本、数码照片及部分个人档案,并举办照片档案专家鉴定会。

与会专家在听取夏勋南照片档案介绍并查看高分辨率数码照片后,一致认为,此次评审的几万余张老照片档案真实完整,全面系统。专家组认为,本次征集的老照片数量巨大,有利于开展地方文化名人档案的编研利用,扩大咸宁档案工作的影响力。

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征集活动是该馆机构改革后开展的第一次“文化档案抢救工程”,这批照片将收入咸宁市档案馆“名人档案”系列永久保存,将极大的丰富馆藏内容,改善馆藏结构,对咸宁档案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这10万余张老照片“回归”故里,无疑是咸宁档案史上的一件大事,为鄂南档案事业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久保存城市记忆

20日,市民、退休老教师程振慕名来到市档案馆参观。“搞档案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几十年如一日抢救保护地方文化资源,他们是记录历史,造福后人。”程振告诉记者,很多来参观的年轻人都跟他一样,重温家乡历史后,充满自豪感和归属感,更加树立起开拓进取的信念。

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近日,2019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日前公布,我市申报的《“五七”干校档案资源抢救与开发——以咸宁向阳湖干校为例》通过批准立项,成为全省入选三个项目之一,也是市州档案馆唯一获批单位。

抢救性征集本地珍贵历史档案,主动记录濒危历史文化、保留传统记忆;收集、分类、整理、装订、入库……烦琐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让历史鲜活起来,努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制作香城泉都文化名片。”这是市档案馆干部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创新和实践中形成的共识。

为了完整地保存咸宁的历史发展轨迹,市档案馆面也鼓励社会各界征集散存于民间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文献史料,呼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丰富馆藏档案资源,有效抢救、保护和利用各种珍贵档案史料。

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档案馆将乘势而上,积极为社会提供服务,更好地开发档案资源,扩大档案文化交流,提升咸宁档案在系统的影响力,扩大咸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安演绎文明树新风
下一篇: 咸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