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张燕
歌者意切切,听来情真真。这首咸安山歌——《姐乐吔》,由咸安区群艺馆打造,或唱或听,优美的旋律使人陶醉,熟悉咸安风俗民情的人,还会想起那些妙趣横生的本地民谚和传说故事。
1 传统山歌赋予新生
为了挖掘民间文化,推进文旅深度融合,2019年10月,咸安区群艺馆组织市、区相关专家,深入汀泗、桂花、高桥等农村一带进行采风。
“走访时发现,很多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即兴哼几句。”咸安区群艺馆工作人员回忆山歌搜集情景时说道。有一位年逾古稀的村民,之前在城区和孩子一起生活,只有节假日才回老家,恰好这次碰上了面,双方抓紧时机,整理了一些山歌唱段。
“我们通过每个乡镇的文化站,找到乡间会唱山歌的民间艺人,一曲一曲地唱,把他们能唱的山歌全都唱出来。”咸安区群艺馆馆长罗利民介绍说,采风人员将艺人们唱的山歌全部录音,回来后反复试听,记出曲谱,然后结合《中国民间歌谣 集成湖北卷 咸宁市歌谣分册》的歌谣歌词整理而成,并以咸安山歌曲牌《姐乐吔》命名。
咸宁人自古以来爱唱山歌,通山、咸安一带有山歌是这样描述:“日里唱歌当茶饭,夜里唱歌当被窝,半夜三更唱歌当老婆。”这说明唱歌成了大家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咸宁长篇叙事山歌取材于当地的真人真事,也有根据民间广泛流传的人文故事改编而成。
而咸宁山歌大致可以发为小调、山歌、号子三大类,又可以分成若干小类。咸宁民歌的内容多为爱情和诉苦歌。咸宁方言属于“赣语系”,因而导致民歌色彩与湖北省其它地区有较大差异。
在收集咸安山歌的同时,区群艺馆的工作人员还深入乡村, 与乡亲们聊天,了解当地民风民俗、红白喜事流程等等,力求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咸安区群艺馆找到了剧团退休演员、出生于桂花镇白沙桥、人称咸安“刘三姐”的曹细英老师。曹细英很快掌握了旋律,录制出小样,并和该群艺馆的辅导老师高俊平一起着手教唱工作。
2 乡里乡亲原味表演
“南山烧火北山烟,河水烧茶不着盐,关公磨刀不要水,好牛好马不用鞭……”《姐乐吔》的音乐视频制作好后,在网上一炮而红,听者甚众。咸安汀泗桥镇黄荆塘村的樊玉兰在儿媳妇的帮助下学会用电脑上网,也跟着唱山歌自娱自乐。虽然没有视频里的演员唱得专业,但也别有一番滋味。
“咸安的山歌优美动听,带着家乡的泥土芬芳。这么好的音乐不能继续沉睡,不能长期被遗忘。” 罗利民有着难解的情怀。
《姐乐吔》MV拍摄地点选景在咸安区高桥镇。高桥镇老一辈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山区,有唱山歌的传统。乡亲们在地里、山上劳作时,哼几句山歌可以打发时间,而且当人们忙碌了一天,晚上饭后在屋前屋后乘凉时,山歌也成了一种有趣的娱乐方式。
不过,制作MV时有个小插曲。高桥当地口语与地道的咸安方言存在一定差异,参加培训的群众放不开嗓,辅导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为村民们纠正。而且毕竟是群众演员,有很多地方不是那么正规,演出表情、神态、流程方面,有些不太到位,人物抓的也不细致。
咸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黄洁反复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动员村民相互教习、相互纠正口音,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村民们终于学会了。每个人的唱腔、表演,一场戏与一场戏之间的衔接也好,节奏也好,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听起来节奏就特别强,进一步增加了整体的表演力。
3 打造民间文化品牌
《姐乐吔》在保持咸安山歌原始风貌基础上,表演形式大胆创新,既有服装道具,又有领唱、群唱的表演形式,让人眼前一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咸安山歌这种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也在不断传承中衍化与完善,它的艺术风格也是在这种传承过程中得以形成。
“现在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了,这跟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求新颖、时尚的东西,对山歌不感兴趣了。现在会唱山歌的人都是一些老人家,年轻人很少会唱山歌。咸安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这严峻的考验,担心随时都有可能失传!”谈及咸安山歌的现状,咸安凤凰社区的老艺人黄麒钊有些忧心忡忡。
“让歌曲传播得广,让不同地域的听众都能欣赏。”咸安区群艺馆的工作人员认为,与传统山歌相比,网络山歌有很大自由空间。这种山歌文化形式,也能吸引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有利于本土山歌的传承发展。如何秉承咸安传统山歌优良传统,引导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咸安山歌的社会功能和传播作用,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咸安的山歌就像遗落在民间的一颗非遗明珠,等着被我们去发现,去打磨与擦亮。”谈及制作山歌《姐乐吔》的初衷,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黄洁说。
据悉,为进一步推广咸安山歌,咸安区文旅局下一步将举办万人传唱活动,还将打造一部山歌剧,擦亮咸安山歌这张文化名片。
“也希望能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咸安山歌进行宣传。”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积极搭建平台,举办各种群众性山歌赛事活动,邀请报刊、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参与,扩大对外影响。通过宣传推介,不断扩大咸安山歌的知名度。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 《镇志》书稿通过评审
下一篇:
赤壁举行“翰墨清风”廉政书法展
月亮弯弯弯上天犁辕弯弯弯在田马儿弯弯 绣鞋弯弯穿脚前……近日,由咸安区群艺馆倾情打造的咸安山歌《姐乐吔》正式推出。咸...
月亮弯弯弯上天犁辕弯弯弯在田马儿弯弯 绣鞋弯弯穿脚前……近日,由咸安区群艺馆倾情打造的咸安山歌《姐乐吔》正式推出。咸...
创作新内容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传统技法绘出现代风本报记者朱虹在天津霍庆有年画博物馆的画室里,一排刚画...
胡剑芳(咸安)此前,我带老父亲及亲人一起穿越千山万水,畅游了魂牵梦绕的美丽三峡!走出女子学堂右出,拾级而上,一条繁华的茶...
咸宁网讯通讯员袁丽明报道:近日,笔者采访得知,通山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袁望来获得首届湖北省民间文艺杜鹃花奖“民间文化守望...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徐大发、通讯员袁丽明报道:9月22日晚,咸宁市第五届群众广场舞展演举办。广场舞以其质朴的表现形式,良好的...
向坝民俗文化广场是大家喜欢的地方向坝乡好声音大赛近日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楚天都市报记者关前裕通讯员徐昌斌东望西陵,西接巴...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下称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传承健康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
此次活动,旨在让楹联诗词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学生传承中国文化,弘扬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及传承人。
”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舞蹈教室,伴随着优美的藏戏唱腔,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藏戏演员达娃曲珍正向孩子们讲解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