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张丹 |
|
今年53岁的詹文峰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2001年开始自学摄影至今,他始终以咸宁本土为题材,带着温度记录鄂南大地的人和事。2021年3月,詹文峰获评第六届湖北省优秀文艺志愿者。
用镜头记录原生态
一件防水衣,一双手套,一艘小船……弯腰,抬手,动作麻利,技术娴熟,莲藕接二连三装在框子里,寒风中,挖藕人小心翼翼地将莲藕捧在手上,就像捧着一件来之不易的战利品。
这便是詹文峰的摄影作品《不畏寒的反季候鸟——挖藕人》纪实记录的一组镜头。如此深刻动人的一组人文纪实,拍纪实片须要有这种亲自休会的精力。关注嘉鱼挖藕人,源自他对咸宁故土深深的眷念。水乡咸宁有纵横交错的水网,串起许多常年不涸的湖泊。《诗经·小雅》里有一诗篇《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地处长江南岸的鄂南嘉鱼县,就是因此而得名。
嘉鱼县内有上百个大小湖泊,水多的地方,湖塘、河湾、港汊自然就多,所以嘉鱼最丰盛的出产,除了鱼虾河蟹,尤多莲藕与菱角。
为了捕捉到挖藕人辛苦的瞬间,让拍摄效果尽善尽美,詹文峰和挖藕师傅们待在一起,调整了多个场景和镜头,没想到才站了10多分钟,手就冻僵了,腿也有点麻。但看到最后的摄影效果,詹文峰觉得一切辛苦都烟消云散。
说起詹文峰,其作品多次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日报、新浪网、《上海摄影》、《湖北画报》、《湖北日报》、《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刊载并有专版介绍。被评为咸宁市首届重点文艺人才。
53岁的詹文峰,生活工作在咸宁30余年,就职于市供电公司的他,最大爱好就是摄影,数十年来从未改变。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他就背着心爱的相机出发了,让鄂南大地的人文风情走进自己的镜头。
摄影师遇上提琴戏
“2009年11月28日,天很冷,下着大雪。我和妻子回家看岳父母,晚上10点多开车回温泉。路过白霓时,老远就看到有人在唱戏。”被雪夜里的灯火辉煌吸引,詹文峰停下车子,摇下车窗,欢快的曲子就飘进了车里,他精神一震,原来这就是提琴戏。
被这种原生态戏曲展现的魅力吸引,更为唱戏人的敬业执着折服,下雪的深夜里,詹文峰和戏班的演员聊了起来,他发现自己有用照相机定格那一幅幅画面的冲动。这个戏班正是詹文峰《乡音——湖北崇阳民间提琴戏班影像》的主角:白霓镇湾头戏班。詹文峰和他们约定,只要是周末有演出,就给他打电话,他要来看戏并拍照。
四天后,詹文峰接到电话,周六在港口有一场戏。还是大雪天,一大早出发,詹文峰花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找到那个小山村。
他到时,戏还没开演,但戏台前已经坐满了村民,这是为庆祝庞家祠堂修缮完毕请的戏。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全程直面提琴戏,拍了整整一天,对提琴戏有了更深的认识。
历经5年时间,詹文峰因热爱与执着,记录和拍摄了提琴戏的点点滴滴并编辑成《乡音——湖北崇阳民间提琴戏班影像》一书,带给人们视觉与文化盛宴。
书籍的出版引起关注。法国著名摄影师卢卡斯·席夫雷评价道:詹文峰的《乡村提琴戏》专题,我认为已经拍得非常好了,并已经够完整了,建议去参加国际型比赛。
书籍的135张照片,是从15000张照片里遴选出来的。冬去春来,夏走秋至,五年里,田间地头,村村落落,詹文峰一直走在拍摄提琴戏的路上。3万文字,是从与演员、村民的一次次对话、聊天中,从自己的思考中而来。他拍了五年,也思考了五年,这些思考反映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他的人文关怀。
痴心不改坚守梦想
5月9日,咸宁一片晴好天气,温暖的阳光洒遍大地。詹文峰背起他心爱的摄影器材,继续穿梭在大街小巷捕捉动人的镜头。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背后的艰辛只有摄影工作者自己知道。为了获取一张好的画面,除了拍摄技巧,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的等待,有时为了拍一个镜头,需要“蹲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而詹文峰乐此不疲。
“将一切美好的事物定格下来, 是很有意义的。”没有接触摄影之前,詹文峰对所见所闻除了脑海中的记忆,并没有过多的记录。那时候的他在想,如果有一个东西可以记录下自己身边的一切。后来他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摄影。
对詹文峰而言,摄影并不是出门闲逛拍拍照片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心情,一种无法言喻的心灵满足。“好的摄影作品一定是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对于摄影,詹文峰也有自己的理解。拍摄时,他会努力做到精益求精,首选要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严谨地呈现出来,让自己满意;再就是让读者感同身受。让大家去感受作者的风格和思想,这样才能传递摄影艺术的精神。
人们常说,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光。稀松平常的场景,别人或许觉得可拍可不拍,但詹文峰总能在平常中捕捉到他想要的内容;比如拍摄活动中,他总能敏锐地找到最好的拍摄方位,待别人跟上去时,他已完成拍摄转到了另一角度。詹文峰的作品,总能让人在画面中发现比美更耐人寻味的东西。
尽管已经出版了摄影作品集,詹文峰却认为,他的工作还没有做完,他还将继续关注身边值得记录的人和事。正如《乡音》最后一个画面:一辆崭新的提琴戏剧团演出车,行进在乡间崎岖的小路上, 田野里一只白鹅正引项高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嘉鱼开展红色采风活动
下一篇:
这个村有”诗意”
咸宁网讯记者陈希子、通讯员吴丹报道:秋雨绵绵,凉风阵阵。”该县提琴协会副会长饶浩良对崇阳提琴戏做了专业而又全面的介绍,...
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袁于飞丁艳光明网记者董大正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河南农村很“土”,大多是“泥腿子”。乡村图书销全国在河...
题:放下锄头,却拨动命运的琴弦新华社记者史林静、汪亚“手指不要抓弓太紧”“用小臂轻轻带动手腕”……周末,河南驻马店市确...
9月14日,全市领导干部廉政党课暨警示教育大会上,由崇阳县提琴戏剧团演出的提琴戏《一钱诛吏》,给全体与会人员上了一堂别开...
咸宁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陈希子报道:近日,市群众艺术馆演出室内,一台热闹好看的通城花鼓戏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观看。相关负...
咸宁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陈希子报道:近日,市群众艺术馆演出室内,一台热闹好看的通城花鼓戏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观看。相关负...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朱亚平报道:近日, ,该馆将在7月18日、19日两天的下午3时,在咸宁市文化中心群艺馆四楼香城戏台,举办黄...
咸宁网讯9月26日,崇阳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完成廉政提琴戏《一钱诛吏》在咸宁市的巡演活动,先后在全市6个县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连日高温天气,博物院、群艺馆等不少文化场所成为许多市民和游客纳凉消暑的好去处。现场相关负责人...
咸宁网讯见习记者聂莹颖报道: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联合主办的2020年“戏曲进校园”线上展演活动正式开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