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曾经听茶人说过,喝过正宗赤壁青砖茶的茶友都会念念不忘,而赤壁市的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更是地方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它除了诉说茶产业的传奇故事,也用实物佐证了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展品丰富迎客来
7日,天气晴好,记者来到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中国青砖茶博物馆。得益于赤壁古城千年山水的熏陶和滋养,一眼所见,博物馆就与众不同,错落有致的砖瓦围墙依地势而建,中式古朴建筑别出心裁,依托附近山野一色碧绿,俨然一派恬静的风景图。
“传统的青砖茶真的是像砖一样,沉甸甸的一大块,但现在不一样了,非常方便,而且包装也新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赤壁的赵李桥青砖茶,外包装非常可爱,味道更是醇厚。我很喜欢,”远道而来的新疆游客阮夏薇说。开馆以来,博物馆已接待各类访客数百万人次,很多访客参观后,都认为博物馆建设很用心、看后很有收获。
馆内共陈列茶器、青砖茶史料等展品2000余件,展厅面积约2600平米,分为中国古代茶文化、青砖茶的故乡和万里茶道三个单元,分别从历史源流、经济沿革、文化交流等视角,展现了茶叶的起源、制茶工艺的形成、茶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历史演进之间的联系,同时表现青砖茶的诞生过程以及在万里茶道贸易线路上的历史演进等。
随着青砖茶博物馆建成开放,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前不久,我们接待了一批来赤壁旅游的浙商团队,包含来自电商产业的营销策划人员、资深运营者等,他们对博物馆都表现出浓厚的交流、合作兴趣,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场馆工作人员介绍。
青砖茶博物馆不仅吸引着茶产业经销商到访,也深受茶文化资深研究者、高校涉茶专业师生欢迎,也有来自周边小学、初中的学生前来参观,还有来自外地的考察团,大家参观完青砖茶博物馆后,都对赤壁的茶文化、制茶产业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深度挖掘茶文化
隔着展馆的透明展示柜,一套造型典雅精巧的文物吸引了记者的注目。这是一套唐代的鎏金茶匙。据了解,唐代茶匙的材质有铜、铁、木等,金银器属贵重金属,如此高档的器皿,想必是皇室贵族所用了。
展馆工作人员的解说印证了记者的猜想。原来,赤壁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即为多条重要贸易路线的中转站。青砖茶博物馆收藏有大量各历史时期的茶具,除此以外,也发掘出土了一批制茶工具和饮茶用具。
青砖茶博物馆从中精选出历代具有代表性和不同品种、不同质地的茶具,将古代茶具之美通过展览的形式予以展现,展示出赤壁茶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独特魅力。
春日艳阳照耀,描绘出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时光图画,而蓝天白云之下的青砖茶博物馆,也美得引人注目。来此参观的茶友们,兴致盎然地参观着,认真地了解关于青砖茶的知识、历史、人物、文化等内容。随后,大家在场馆附近落坐休憩,泡茶品茗。
展馆长年对公众开放,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展览及学术交流等服务,以达到研究并推动发展赤壁茶产业的目的。游客可以在场馆中、园林中和茶园中自由穿梭。
记者了解到,目前每年有超过数十万游客参观青砖茶博物馆,且越来越多的人将品茶、赏茶作为提升品质生活的途径。“除了展现历史,我们还举办茶艺培训、深度茶文化体验,让更多的人科学、艺术地喝茶。”博物馆导游孟骏驰介绍。
在赤壁,因打上“茶文化+”符号而焕发光彩的地方不止这一处。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川字茶博物馆也是远近闻名。
和新中国一样诞生于1949年的赵李桥茶厂砖茶生产久负盛名,企业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工业遗产”等荣誉称号,砖茶制作技艺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本土新名片
“作为青砖茶重要产地之一的赤壁市建设这一博物馆,有助于更好地传扬青砖茶文化。”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副会长李桂群为青砖茶博物馆点赞。
“利用茶元素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展览馆,不仅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当地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在这里找到乡愁和心灵归宿,还能以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家乡经济绿色发展。”赤壁市民晏轩欣喜地说。
一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砖茶模板被慎重摆入川字茶博物馆展示橱窗,成为该博物馆众多体现青砖茶文化的藏品之一。
据该套模板的捐赠者汪松林介绍,2017年,他作为青砖茶的铁杆粉丝,率一众朋友与公司合作,特制了一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文化砖。这套砖以卾南老青茶为原料,采用青砖茶特有的冷发酵技术压制而成。
和川字茶博物馆一样,青砖茶博物馆里展出的各种器皿,无不体现着赤壁茶文化的深厚,更体现着建设者的用心。“馆里的很多陈列品都是工作人员辛苦奔走、精心收集来的,也有部分来自民间捐献,希望社会公众对赤壁茶文化历史发展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赤壁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茶业在唐代兴盛,饮茶盛行。陆羽作茶经,让茶拔高于生活,开始成为一门学问。
蒲圻县(今赤壁市)在唐朝开始进贡团饼茶。这里的蒲圻县即今天的赤壁市羊楼洞,羊楼洞繁华数百年的茶市也由此拉开大幕。
如今,羊楼洞所产的青砖茶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国际友谊。而青砖茶博物馆的建立,也为大家了解赤壁茶文化提供了全新的窗口和视角。
博物识茶,览史闻香。近两个小时浸润茶博观展,记者越发理解了茶界一句老话“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言之不虚。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安区图书馆举办线上读书分享会
下一篇:
中宣部公布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崇阳“提琴戏下乡”入选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朱亚平报道:近日,咸宁市博物馆7名馆员参加了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文博圈承办的2020年博物馆线上培训班...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朱亚平报道:近日, ,该馆已恢复开放,居民入馆须提前预约。参观时,观众可使用手机扫码“咸宁市博物馆”...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王恬报道:9日,记者在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该馆推出了“漫说咸博”专栏,第一期《国宝说国宝》正...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陈希子报道:“我想继续参加类似的活动,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以自己的力量宣传家乡。”近日,咸宁...
本次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浓郁的咸宁地域文化,拉近了市博物馆与广大居民的距离,提升了群众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
搭建博物馆与市民沟通与互动的平台,加深市民对博物馆的了解与认同,激发群众对咸宁历史文化产生兴趣,鼓励吸引他们走进博物...
,由文物局主办的“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展区”将在服贸会开幕当天于奥运景观大道8号和2号展篷精彩亮相。包括首都博物馆、...
12月22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我市柃蜜小镇·白崖山景区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浪口温泉度假区规划范围沿隽...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实习生陈斯昊通讯员彭禹希潘灵)1月25日, “《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