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名工艺厂员工,一路学技一路摸索,终于成为一位行业内颇有名气的“泥塑”大师。他于2016年回到咸宁,开了一家工作室,几年来名声大振,雕塑了许多包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低碳环保等具有咸安民间特色的雕刻作品。他就是咸安区高桥镇的“泥塑”大师彭书功。
耳濡目染 师从父亲学习书法
今年42岁的彭书功,出生在咸安区高桥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彭书功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但却热爱音乐,还写得一手好字,街坊、乡邻们但凡有红白喜事,都请他帮忙写对联。因此,彭书功的父亲在村子里有着良好的口碑,受人尊重。
儿时,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彭书功对书画产生了兴趣。7岁那年,他向父亲提出学音乐、练书法的要求。家里3兄妹,只有彭书功对艺术感兴趣,父亲十分欣慰,对他悉心指导。
尽管父亲每天很忙碌,但总会抽出时间手把手辅导儿子。“父亲对我非常严厉,练毛笔字时,要求坐姿端正,握笔中空,手心要留有一个鸡蛋的位置,运笔必须稳而有力。”彭书功说,初学写字时,其父经常“突袭”检查他握笔的方式是否标准,常常教导他做人如同写字,要行的端、坐得正。
因为热爱,彭书功对书画的学习格外积极。那时,除了上课和帮助家里做农活, 闲暇时,他一心扑在学音乐、练书法上,有时因太过于专注,甚至还忘记了吃饭。也正是这份认真与执着,为彭书功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辗转多地 坚持苦学雕塑技能
1995年,彭书功中专毕业,年仅17岁的他在广东一工艺厂打工。当时一进工厂展厅,彭书功就被栩栩如生的花仙子、天使等雕刻作品所吸引,于是他默默下定决心:“雕刻部,他必须进!”
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小青年,要想进厂里的雕刻部非常困难,厂长也根本不同意。然而彭书功并没有放弃,在经过5个多月的申请后,厂长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打动,将他调入到雕刻部门。
初进雕刻部门,生活十分艰辛,每个月工资只有150元,还要扣除100元的技术押金,但彭书功依然坚持苦学这门技术。
最初,彭书功的工作只是帮师父和师兄们打扫卫生,制作简单的东西,接触不到高技术。不甘平凡的彭书功,经常来到图书馆翻阅美术雕刻书籍,自学如何雕刻好看的作品。为了圆梦,他在这家工艺厂苦学了3年。
3年后,这家工艺厂的技术水平已不能满足彭书功的需求,他迫切地想要学习更多的雕刻专业知识。于是他又跳槽进入了工艺制品厂、五金玩具厂、玻璃钢工艺制品厂等工厂工作,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010年,经朋友介绍,彭书功来到福建省福州神话时代动漫影视公司,从事动漫人物的雕塑。在此期间,他还认识了福州美院的老师、教授,并与他们互动,学习了诸多丰富、精湛的专业知识。
期间,彭书功还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了一套形象生动,造型逼真的十二生肖,作品刚一出炉,就被业内朋友们一抢而空。
回乡创业 诚意之作打响名声
在他乡发展顺利的彭书功经常会陷入反思:在外拼搏多年,劫从未给家乡做些什么。于是他决定:回乡创业,造福家乡。
2016年底,彭书功回到咸宁,成立了艺术工作室。创业初期,他在咸宁没有名气和人脉,工作室发展非常艰难。直到2018年,彭书功经朋友介绍接洽到咸安区向阳湖镇“向阳忆情”雕塑项目。尽管积极向主办方自荐,但对方起初并不看好彭书功。一没名气、二没实力,拿什么来相信他?但彭书功锲而不舍,坚持向主办方推荐自己和自己所雕塑的作品,他的诚意及作品深深打动了对方,最后主办方决定把这个项目交给彭书功这个咸安本地人,希望他能做出一件具有咸安特色的作品。
2018年5月,在几经波折后,彭书功终于接手了“向阳忆情”这个项目。与项目一起接手的,还有一份前所未有的光荣与责任,同时还有一份压力。
为做好这个作品,彭书功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历史,还带着家人前往咸安区向阳湖五七干校,了解那段知青下乡的岁月。他参观每一个房间,了解每一个人物,深刻感受当时文化界老前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领悟知青们的精神内核。
看着主办方提供的图纸,彭书功身切感受到,当时知识青年下乡劳动时与当地群众亲如一家的感情。于是他将这种感情融入到创作中,仿佛置身于其中,用雕塑艺术的方式,将知青与乡亲们的“鱼水之情”一一展现出来。
彭书功在酷暑中花费了3个月时间,完成了“向阳忆情”这套大型人物群雕,成型的作品远远超越原图效果,也超出了主办方的期望,博得了好评。
这一项目的完成,让彭书功在当地小有名气。随后他又成功签约了向阳湖兴兴奶牛场3只奶牛、一个小孩的园林景观艺术雕塑,并完美完成,得到了厂方的赞许。之后他又陆续接到咸安区贺胜桥镇叶挺将军人物雕塑、咸安区马桥镇钱英铜像雕塑、咸宁高新区东外环路口的地母真泉等作品,均出色完成。
在名声鹊起的时候,彭书功还收到了高桥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的邀请,为咸安区高桥萝卜小镇雕塑农耕文化。作为高桥镇本地人的彭书功,怀着对家乡特别的情怀,花费10天时间雕塑了一头长3米、高1.5米的水牛。这头栩栩如生的水牛,看起来几乎与田间劳作的水牛一般无二。除此之外,他还创造了葫芦瓢之类代表田间的艺术雕塑。
回馈社会 多方发展雕刻艺术
除了做传统的雕塑以外,彭书功还创新了低碳环保节能雕塑。
近日,记者在彭书功的工作室看到,他正在用废旧材料雕塑一家四口人的生活、 学习、玩耍情景。男主人笔直站立、手拿地球仪,女主人手举绿色环保标志,两个小孩都在弯腰捡垃圾。
谈起这一组“低碳”雕塑,彭书功的神经仿佛被触动了一般眉飞色舞、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般讲述起他的创作经历。
闲暇时,彭书功热衷于在抖音上展示他的作品。没想到,孝感垃圾发电厂相中了彭书功的“泥塑”,于是联系上了他,要求他利用废品垃圾制作一组生态环保为主题的作品,用于垃圾发电厂展览馆所用。
彭书功以前的作品多为泥塑、玻璃钢制、铜铸,而这次要用“垃圾”制作,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创作过程中,彭书功用到了废品易拉罐、废旧生活日用品、皮革、塑料纸、电线、插板、矿泉水瓶、瓢盆等废弃用品,这些材料都比较僵硬,想要造型生动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难题,经过他长时间的构思与打磨,作品已基本成型,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完工。
通过这组“低碳”雕塑作品,彭书功希望传递出爱护地球,从儿童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的环保理念,希望大家能提高节约环保意识,共同构建美丽家园。
2019年底,咸宁市实验中小学邀请彭书功前往学校担任手工艺兴趣班讲课,但因疫情原因耽误下来。未来,彭书功计划着把自身所学的雕塑技能传授给下一代,希望让更多孩子参与学习,用手中的泥土雕塑出咸宁山山水水。(记者陈志茹 实习生佘靓)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心有暖阳天地宽——记崇阳县老年书画家协会廖木香
下一篇:
“全才作家”柯于明“抗疫作品”全面开花
在上海淮海中路复兴路的街心花园中,伫立着一座名叫《起来》的“聂耳全身铜像”。实际上,这座雕塑的小稿早在十年前已经完成...
为让每一处文物都能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近年来,咸安区坚持以文物保护作为提升“咸安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先后投入文物...
咸宁网讯记者陈希子报道:16日, ,咸安区在全区范围内举办“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
咸宁网讯(通讯员万志鹏)12月24日,咸安区永安中学成功举行湖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20年度专项课题开题论证会。省级课题《后...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胡剑芳报道:“这是一本咸安区战贫的集锦,贴切基层,写活群众,在日常点滴脱贫攻坚中给人信心力量。截至目前...
咸创卫办〔2020〕5号咸安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为做好咸宁市国家卫生城市第二轮复审工作。咸宁市创...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冰、黄欢报道:“以前领购发票需要专门去大厅办,现在店旁边就可以领购。截至目前,已成功在市区建成3个24小...
近日,农发行咸安区支行顺利投放1亿元防洪应急救灾贷款,为确保交通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据了解,本...
咸宁网讯记者焦姣报道:近日, ,为缓解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剧增后师资紧缺的矛盾,切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 2...
咸安区发起“创文固卫”宣传攻势8月5日,咸安区召开“创文固卫”宣传工作会,总结近期创文固卫宣传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