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步山是人名,也是自然湾名,是一个叫周步山的老先人在百年前开疆辟土而成的。
周步山在通山大畈镇祝家楼村里面的大山上,离县城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从富水河边开始一路上坡,山路是清一色的“村村通”水泥路,很窄很陡,急弯多。接我们去的村长阮开业大概是跑得多了,小面的开得很熟练,在急转弯处也不减速,吓得我们出了一身的汗。
去周步山正是犁耙水响农人插中谷的时节,到达山上是九点钟,阳光明媚。
周步山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很静。
车停在一栋老屋前,有大几十户人家的村落竟然看不见人影,也没有狗吠,更不见鸡啊鸭的,只有红砖或青石砌成的房子一栋接一栋挨得紧紧的静静地立在那儿,都好好的,没有破败的样子,只是大门紧闭。门前和巷子都用石板铺就,像是被人扫过,光洁如镜。村四周有很多树,一种叫喜树的特别突出,笔直的高高的枝繁叶茂,无风,枝不摇,叶不摆,默默的站在房前屋后。如果不是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树上鸣叫,周步山在大山上真像一幅油画。
许是听见车声,一个中年农人从老屋出来,他是吴礼执的嫡孙吴世佑。吴礼执是通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县委副书记,与县委书记、红三师政委叶金波一起闹革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叶金波和吴礼执等常在周步山坚持斗争。据说,彭德怀、何长工、李灿等还从大畈上周步山与叶金波他们会过面,指导通山革命。
周步山在那时是十分热闹的。
周步山不仅是吴礼执的家乡,也是国民党地方头目吴百达的老巢,压迫与反抗,刀光与枪声不曾停息;加上后来日寇的战领和飞机的轰炸,周步山一度在硝烟和火海中挣扎。
我们坐在吴礼执曾经生活的老屋里乘凉。老屋二进三重,有百年历史。片刻,在外除草的老妇人回来了,她坐在大门石阶上和我们说话。老太太嫁到周步山六十年了,现在只有她和老伴住在山上,伢崽都在城里生活。又说整个周步山的年轻人都下山了,好多人都去县城生活,山上没有几多人住了。
原来如此,难怪周步山这般安静。
老太太健谈,许是在这大山上很少见到人的缘故。中午时分,我们准备下山,老太太要留我们,说是腊肉腊鱼有,一会就做得好。看得出老太太是真心的,或许是想留我们多说些话儿。
我们去拜谒了吴礼执夫妻的坟墓,那墓碑和平常百姓一样,并没有高大的碑和注名革命烈士,原来,吴礼执和叶金波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追认为烈士的。
回到县城,人声鼎沸,又是滚滚红尘。于是,我越发喜欢周步山的静。 (阿木 (通山))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