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忠义传一·许逵》:“县初无城,督民版築,不逾月,城成。”这里“版築”是指用两版相夹,填泥其中,以杵捣实成墙。现泛指土木营造之事,亦借指土木工匠。
冬日的周末,随好友小冷等人作客石城。一路沿着溪流赏景,鸡鸭游戏于冬闲田,狗吠于农家前庭后院,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大白菜、小白菜、上海青等蔬菜一畦一畦生机勃勃,新房老屋一排一排错落有致,前坪后山的柚子桔黄、橘子橙红,道是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却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在一处菜地前,“土著”小周考问大家的农业知识,美女小吴、小燕答非所问。帅哥小冷说:“既不是韭菜,也不是小葱,是藠头。”漫无目的地跨过沟渠,绕过池塘,顺着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展转,大伙聊天叙旧,识菜打趣,拍照留念,兴致勃勃,其乐融融。
一不小心,钻进一个村落,一个小祠堂引起了男士们的注意,祠堂边的一个院子让女士们羡慕不己,院门的上方有“版築院”三个字。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却不能判别是哪位书法家龙飞凤舞,也不知道中间那个字的准确读音。一位鹤发童颜的傅姓老者走出小院,大方地带我们进院参观。
小院不小。院门口马褂木黄叶凋零,柏树却郁郁葱葱。院外樟树环绕,院内果树花卉蔬菜各有些许。两棵枇杷花蕾孕育,预示着来年必然是果实累累。两棵李树虽然是无叶秃枝的冬态,也能猜想它夏天叶绿果红的景光。花圃的走道有石头拼写的“天道酬勤”四个大字,走道旁的指甲花依然绽放,月季花只有最上头的那朵昂然红艳。菜园里时令蔬菜绿意盎然,菜园两侧各有一大一小两个水塘,大塘有鱼,塘水供浇灌,小塘是鸭鹅的好去处。果、花、菜和小楼相映相傍。
小楼不小。一楼进门左边是傅老亲笔书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无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出门求学时在其父亲账本上题的诗词。二楼客厅右边有一组报夹,《咸宁日报》赫然映入眼帘,小周兴奋地拿起来查看日期。二楼阳台上有老两口用苞茅花绑扎的扫帚,三楼的露台还有老两口晾晒的红薯片。
下楼时,我们探访了有铁锅土灶的厨房和柴垛整齐的柴房,一堆紫红色扁豆勾起了我的孩提记忆。我问:“还有没有扁豆?”傅老说:“有,有,多着呢,我带你们去摘。”来到楼后,两棵扁豆缘着院墙匍匐伸展,直至攀上一棵高树,树巅上紫花成串,扁豆垂垂。小吴粲然拍下了我们采摘扁豆、拔萝卜的视频。
在院子里、在返程的小路上,年逾古稀的傅老和我们聊版築、聊书法、聊种植养殖、聊基层干部、聊社风民风。博学健谈的傅老馈赠我们的不仅是扁豆、萝卜,还有土木营造,更宝贵的是天道酬勤的土木工匠精神。
(作者:柯建斌)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