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锡高(市直)
得知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我正在咸宁县桂花公社中心小学任民办教师。
那时,学校订了一些报刊,《人民日报》1977年10月21日头版头条刊登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日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还配发了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学校顿时炸开了锅,校长周道定、教导主任雷斌动员大家报名,参加恢复高考后首届高考。12名老师中,除5名年龄大的外,7名年轻老师都报了名,在大中专分开报名的情况下,6人报中专,只有我1个人胆子大,报了大专。
复习备考真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教学工作十分繁忙。全校300多名学生,我是戴帽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又带初一和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还兼带美术等副课。学校是全县和全公社的先进单位,我也是先进个人,不能为学校抹黑。学期快结束时,还要为学校写总结材料,写寒假后教师集训时的决心书、挑战书和应战书,还要为中心大队写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节约生产的材料。又是龙船又是会,又是公公八十岁,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
复习资料严重缺乏。备考时异常寒冷。
尽管存在许多困难,但我还是牢记毛主席关于“工农及其子女有享受教育的优先权”的教导,积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树立为革命努力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认真复习备考,接受祖国的挑选。每天晚上办公结束后,我们的复习也进入高潮。那年的10月底至12月初,雨水特别多,天气异常寒冷。晚上复习时间长了,人就打瞌睡。怎么办?有的老师热水洗脸洗脚,而我那时还是20岁的“年轻崽”,横下一条心,打来一脚盆冷水,双脚泡在冷水中,这一刺激,瞌睡没有了,人也清醒了,看书复习继续进行。文化考试分文理两类,我报的是文科,政治、语文和史地是我的强项,教书期间又参加了教师函授班学习,函授班的教材多是华师中文系编的,所以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唯数学知识基本还给老师了,代数运算不知几何。只求不交白卷就行,万一录取不了,78年再考。75年高中毕业时,只想到回乡修理地球,哪里想到会在学校教书。身为民办教师,也充满梦想,一是招工,对蒲圻 2348厂羡慕得不得了,二是招生到咸宁县师范读书,像我爷爷“鲤门师傅”解放前教私塾一样,教书为业。那时有两种榜样激励着我。清代帝师、刑部左侍郎雷以諴 (人称“雷七爹”)是我大屋雷人,坟墓即在后山,他刻苦读书考中进士的事迹,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1970年,华工一批大学生下乡搞“斗、批、改”,住在队里,江苏人李维民曾在我家吃饭,还教我打算盘。雷七爹后来成为我终生研究的人物,李维民几十年来和我是亦师亦友。我家境贫寒,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能改变我命运的,只能是高考!
1977年12月6日怀揣着咸宁县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颁发的0788号准考证,赴马桥高中参加高考。当日上午考语文,下午是史地。12月7日上午数学,下午政治。12月5日晚上住在马桥初中,4个民办教师考生猜测作文题目的范围,我根据粉碎“四人帮”后大力发扬雷锋精神的形势,分析作文可能是学雷锋的内容。第二天语文考试时,作文题目果真是记叙文《学雷锋的故事》。在考场,我一看到作文题目便扑在桌上眯着眼睛思考。监考老师刚好是我读高中时的班主任陈克金,他一拍我的脑壳不满地说:“高考你还打瞌睡!”我一笑:“不是打瞌睡,是打腹稿!”
1978年1月14日下午,我在桂花公社文教办公室开会,得知我初选了。那年招收新生是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虽说初选,毕竟还没有正式录取,心很澹然。3月4日在同心小学办事,邮差陈良华见到我,大喊大叫:“锡高,快回去,你的华师中文系录取通知书来了!”回到中心小学时,全体教师正在争看录取通知书。晚上回家告诉家人,年迈的父母边笑边抹眼泪。
1978年3月15日,迎着初升的太阳,我踏上了赴武汉求学的列车……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