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散文 >> 正文

秋到冯京故里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11-04 08:51

李磊 (市直)

出咸宁市南行10余公里,就是咸安区马桥镇垅口冯村。这里,是北宋副宰相冯京的故里。

马桥,咸宁的油菜花之乡。正是春暖花开时节,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犹如灿烂黄金,层层叠叠铺满平川山丘,显示着鄂南山乡的生机、秀丽、富足。硬化的乡村公路,在花海里起伏蜿蜒,仿佛现代化的触角,坚毅地向古老的村落延伸。

垅口冯村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古民居群,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14年11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土部、农业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局确定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冯京故里碧水环绕,整个建筑群依势而建,布局有章,疏密有序,错落有致。漫步村中广场,冯京雕像位于中央。建筑群布局大气,古朴高雅,既有典型的明朝古居风格,又有浓郁的荆楚色彩。每幢都是青砖黛瓦,楼高门阔,窗为石雕,墙有飞檐,造型美观,工艺精巧。满目的历史沧桑感、文化厚重感,触手可及。

“当世第”专为冯京建造,体现出冯氏后裔对这位家族杰出人才的敬仰和爱戴。据资料记载: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今咸宁市咸安区)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年)去世,追赠司徒,谥号“文简”。

相对史料记载,村民口中的冯京故事要丰满得多。

冯京殿试那年,石布桐也殿试。冯京虽是草根,但志在必得。石布桐有后台,在暗地动手脚。石布桐的舅舅叫张尧佐,张尧佐是皇上最宠爱的张贵妃的亲伯父。为阻止他人考取状元,确保石布桐夺魁,张尧佐请法师预测到状元会出在冯家,找到试院登陆官,吩咐一律不准姓冯的报名。冯京得知消息,把“冯”字的两点移到“京”字旁,“冯京”变成了“马凉”。殿试结果一公布,“马凉”高中状元。宫廷里的状元是“马凉”,百姓心里的状元是“冯京”。“错把冯京当马凉”,至今还在流传。

冯京从小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参加乡试、会试、殿试,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时任朝廷宰相见冯京才华横溢,先后将两位千金嫁给他为妻,留下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

华屋可不造,良田可不治,诗书不可不读。在崇尚文化的山野远村,读书是家训,是族规,世世代代不曾改变。历经数代传承,好好读书是正事,读出名气是本事,已成为村民们共同的认知。少开口炫耀,多埋头读书,已形成村民们共同的性格。从他们朴实的言行举止中,你能读到最执着的崇尚文化的信念。从他们的布满皱纹的额头上,你能看到最原生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山乡,全村迎来了更加高涨的读书热潮。几十年间,先后涌现出40多个大学生,8个硕士、2个博士。小小村落,人才济济……冯京的精神,源远流长,润物无声,滋养着每一个乡人。

缓缓离开,恋恋不舍。回首远望,冯京故里被群山环抱,形似摇篮。好静谧的秀丽山村,麦苗日夜拔节,青松纷纷吐翠,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在国学复兴的日子,冯京故里必将迎来又一个百花争艳的时节。


编辑:hefan

上一篇: 心灵的花园
下一篇: 铜钟问茶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