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散文 >> 正文

好吃的“雨”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1-01-20 17:07

林绪雍 (通山)

三十多年前,在撒哈拉沙漠的一对神仙眷侣。吃腻了西菜,女主人便做了一道中国菜“粉丝煮鸡汤”。男主人吃了一口问:“咦,什么东西?中国细面吗?”“不是的。”“是什么嘛?很好吃。”女主用筷子挑起一根粉丝:“这个啊,叫做雨”。女主心血来潮随口而出,“这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说得男主是呆呆的,到底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女主人就是著名的中国台湾作家三毛,男主是她的丈夫荷西。而这被三毛称之为“春天下的第一场雨”,其实就是我老家常吃的“薯粉线”。

薯粉线是用上等红薯淀粉加工而成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这一根根细长而黑油的薯粉线恰似天空飘落下来的丝丝“冻雨”!

老家的薯粉线是纯手工制作且没任何添加物的。薯粉经过打芡、揉面、成型、熟化,冷却并经一晚的自然霜冻,晒干,即是“故园有特产,薯粉拉成丝。”真正的纯手工制作我们叫“漏”。在成型的环节当中,要将揉得稀稠适中弹性十足的粉块放入底部钻有九个圆眼的木制“漏瓢”,再用外力将粉块挤出瓢外,形成细线,从高处“漏”入锅中。这大概就是叫“漏”粉线的原因吧。

漏薯粉线的场面很是有排场。要有大锅大灶,更要有七八个人通力协作。我家厨房是一间正房,灶台是月牙形的大灶台,三面通畅,嵌有一大一小两口铁锅,一只锣罐。非常适合漏薯粉线这种大场面的流水作业。

选择一个阳光明艳的日子,母亲邀约三五家邻里,说定晚上漏薯粉线了。母亲洗净锅和揉粉的脚盆,灶台擦得放光,照得见人影,大锅小锅注满要用的水,上好干柴堆在灶前。晚饭一过,邻里人等陆续抬着一箩箩薯粉来了,还带来一捆捆同样上好的柴火。

打芡了。打一小桶开水,慢慢撒入适量薯粉,边撒边用竹筷不停地搅拌,使薯粉充分乳化。不一会,一桶透明匀称状的芡糊就成功了。趁热,我们将芡糊倒入装有薯粉的大盆,拌匀,和粉的人则搓揉起来。看似简单的揉面,很是累人,揉好一盆光滑的面团,大冷的冬夜,无论谁额头上都会沁出密密汗珠。

灶膛里熊熊燃烧的大火,把锅里本就沸腾的水催生出一团团蓬勃的热气,如雾似霭,丝丝粉线被晕染得似有似无,飘荡不定,形成一道如梦般的雨帘。

冬夜此时,月辉似银,漫天霜冻。先前凉挂的粉线已被这凛冽冻住,像一挂挂冰天雪地的冰凌。大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都说,今晚的霜像一场小雪,好大。大家知道,只有经过霜冻的粉线才柔松爽滑又有嚼劲。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当年许多纯手工制作已日渐消亡,而在老家,漏薯粉线这一纯手工制作却以其特有魅力一直延续着,一年又一年。是的,美好的东西果然经得住岁月的打磨。纯手工薯粉线,那是时间揉搓、挤压、打磨沉淀的素雅,是冰与火洗礼铸就的厚重。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为梦想而跑
下一篇: 家乡的石板路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