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雕像”
——结识著名艺术家韩美林
真正的艺术大师从不自夸,低调得像泥土一样质朴实在。韩美林即是这样的大师。因为想请他来咸宁做一尊城市雕塑,我结识了这样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真乃三生有幸。
2012年6月6日,我们一行前往北京拜访韩美林先生。同行者有咸宁市市长任振鹤、市政府秘书长夏福卿、旅游新城管委会主任李朝曙等。我是具体联系人,此前通过省人大原副主任韩忠学、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永泽帮忙,与韩美林艺术馆工作人员联系,又通过中国美协副秘书长张旭光“敲边鼓”,接着以市政府名义拟了一份邀请书。我还收集了一些有关咸宁的宣传资料,包括我发表过的一些写咸宁的诗文寄给了韩先生。
“韩美林艺术馆”座落于北京市通州区梨园九棵树东路68号。这是全国第一家以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也是中国美协至今唯一一家由美术家领衔的工作室。按原约定,上午10点半见韩先生。我们心切,9点就到了美术馆。在讲解员和办公室主任陈丽华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馆内陈列的钧瓷、紫砂壶、铜雕、佛像、书画作品等,并观摩了雕塑制作过程。
10时,我们上二楼去,见韩美林先生正在创作一幅书法。我们没有打断他,待他写完,盖好章印,大家才落座。韩先生给每人泡了一杯菊花茶。看上去,韩先生只有60岁左右,精神焕发,总是微笑着,笑容里竟有几分青春之气。
韩美林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也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书法、设计、雕塑、陶瓷、剪纸诸门类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设计的主要作品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徽”“2008申奥会徽”“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北京旅游标志”“国家植物园标志”等;其巨型城市雕塑主要有《迎风长啸》《大舜耕田》《五云九如》《钱江龙》《华凤迎祥》《百鸟朝凤》《良月流晖》等,遍布深圳、大连、济南、淄博及美国亚特兰大等多个城市。
任市长向韩先生简介了咸宁的历史、人文、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说明了咸宁“香城泉都”的城市定位,诚挚邀请韩先生到咸宁采风,为咸宁做一尊城市雕塑。
听完介绍,韩先生热情地回应。他很健谈,一开腔,语气十分亲和,且充满幽默。他说,咸宁这么好的地方,经济上去了,文化就应该跟上去啊!文化是软实力,文化弄好了,可促进经济发展。丹麦的一条美人鱼,这么一点长,为他们国家赚了多少钱!说到请他为咸宁做城市雕塑时,他说,要搞就要高标准,就像贝多芬,要指挥就指挥《第九交响乐》,不要像在街上玩杂耍,指挥猴子。我一听这话,在心里非常赞同:这就是大师的口气!大师的眼光和格局!
韩先生笑着说,除了刚才市长的介绍,他还看过我此前寄去的有关资料。“柯主席的文章写得好啊,把咸宁写得满纸生香,天是香的,地是香的,阳光月光都是香的,我都闻到香味了。你们可能不知,我也是个散文爱好者呢!”接着,他又大谈咸宁“楚风吴韵相交融”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对咸宁设想的这尊城市雕塑谈了自己的初步想法。他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高屋建瓴,构想时尚,又接地气,说得我们连连首肯。
韩先生答应今年适时到咸宁采风。11点一刻,我们准备离开艺术馆时,他热情地给每人赠送他的作品集,不是一本,是6种,有《韩美林自选雕塑集》《韩美林自选绘画集》《韩美林书法作品集》《韩美林岩画艺术集》《韩美林散文》《闲言碎语》等。他不厌其烦,一本一本地为每个人签名,那副真诚劲儿令我们很感动。
韩先生一直把我们送到艺术馆门口,临别时又特别叮嘱我,再给他提供一些咸宁地方志和民间故事方面的资料。
回到咸宁后,我一是尽快给韩先生寄去补充资料,二是迫不及待地欣赏他赠送的那些作品。每一本都是重量级的艺术精品,让我大开眼界,震撼不已。他不仅创作涉猎广泛,艺术风格也独步风云。一个能够在雕塑、绘画、书法、陶瓷等众多方面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家,是非常稀有的。难怪国内外公认,韩美林是当代艺术的奇迹。韩先生是个艺术奇才,从他身上再次证明,一个大师,必定是集大成者。韩先生从中国文化传统和大众艺术中汲取精髓,又将这些精髓与现代国际审美意识相结合,熟练运用东西方艺术语言,最终转化为体现当代审美理念的艺术作品。可以说,他把“古今中外”四个字彻底融会贯通了,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他的文学造诣竟也这么深。他是一位炉火纯青的散文大家,而决不是他自谦所说的“文学爱好者”。他给我的两部散文集,每一篇都读得我荡气回肠。其《闲言碎语》全书是他用毛笔书写,既能享受他的文采,又可欣赏他的书法。在这些散文里,我对他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有了更多的了解。韩先生的人生太过丰富,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他一身正气,心直口快,年轻时得罪过不少人,因此遭人陷害,曾坐过四年牢。他心胸豁达,开朗乐观,把生活的磨难变成人生的财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一优秀,有些人就不舒服,所以他又不断被“咬”。面对一些人的攻击,他幽默智慧,笑说自己是“杂牌军”。但对于艺术,他执著,不是玩杂耍的,是“正规军”。他对那些喝了几滴洋奶就回来骂自己的“娘”的人严厉抨击。中国的骨气,中国的魂魄,在他身上充盈、流淌。他说自己是共产党培养的艺术家,1948年就入了伍,当了八路军。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不懂生意,只搞艺术。他把几千件艺术品捐赠给国家。正因为他是一位心怀祖国和人民的艺术家,他才能塑造出一系列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经典艺术形象,创作出一批彰显中国精神、中国风范和时代风格的艺术精品。
7月16日,韩先生一行(夫人周建萍、秘书郭莹等)来到咸宁,就城市雕塑位置进行实地考察。他是15日晚从成都飞来的,由于飞机晚点,他们到汉时间已是晚上11点多,到咸宁入住温泉谷时,已是16日凌晨两点多。9点,吃完早餐,韩先生告诉我,此前半个月,他们在国内几个省还有香港飞来飞去,马不停蹄。怎么这么忙啊?我问。韩先生一笑说,现在他所处的是一个艺术家最好的年龄段。他要抓紧时间,多搞作品,为国家多创造精神财富。夫人说,他就像一头牛,一辈子只知道干活,不用扬鞭自奋蹄。
韩先生一行在几位市领导的陪同下,一口气考察了南外环入口、潜山桂花博览馆、规划展览馆、市博物馆,细致了解了咸宁城区规划建设情况。离开博物馆时,已累得气喘吁吁,腿也迈不动了。虽然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保持着艺术的青春,但毕竟是76岁高龄的老人。我一直跟在他身后,看着他这股工作劲头,这股执著精神,感动不已。
我带韩先生一行去“山水人家”午餐。当我向他介绍特意为他点的“土菜”时,没想到韩先生不吃野生动物,并申明他一贯反对吃这些动物的主张和理由。席罢,他把带来的一些画页分送给大家,那些画页画的都是可爱的动物。韩先生的爱心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大约13点,韩先生就离开咸宁,驱车返汉了。
望着韩先生远去的背影,我在想,在学问或艺术上造诣深厚又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才可被称为“大师”。无奈当今社会,“大师”帽子满天飞,随手送人,自封自诩“大师”者亦不在少数,实在是辱没斯文。而真正的艺术大师,就是韩先生这种范儿。
因为市领导升迁频繁,各届班子工作思路不断变换,咸宁这尊“香城泉都”主题城市雕塑最终“流产”,令人遗憾。但是,在我心里却矗立起了另一尊雕塑:那就是韩美林先生的“大师雕像”。这雕像,高大、巍然、洒脱,浑身上下散发着大师的气象、大师的风度,洋溢着人民艺术家的精气神。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彭红玉美文】快意之事
下一篇:
【彭红玉美文】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