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前 语
塘湖镇位于通城县东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明清时期这里农业发达,经济繁荣,人才辈出,曾出了刘绣衣、汪润田和金阁背三位进士,所以在塘湖镇素有“一县两城隍,五里三进士”的美谈。而今的塘湖,还有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村落。
一段文化,就是一部历史。历史,浓缩了成百千年的兴衰和风雨飘摇。在塘湖,一座村落就是一段文化。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塘湖像一个深藏不露的经历了岁月磨砺的老人,独守着一份与世无争的生活,固守着自己的质性。从2007年12月到今年1月,本报记者和市摄影家协会成员走进通城,在通城宣传部的热情带领下,到塘湖追寻历史的足迹,领略塘湖的文化气息。
古枫杞树,童年的摇篮。摄影/孔庆平
童年是古树下的凝望,幻想自己长出彩色的翅膀,飞向陌生而神奇的远方。摄影/周文
明朝监察御史刘秀衣的故居门庭上还题有明朝宣德皇帝御赐的“清朝鸣凤”的亲笔题名。摄影/孔庆平
一箪饭一瓢饮,不改其乐陶然,乡村人家的生活简单而幸福。摄影/吴景旷
在塘湖村下港屋偏堂内的巨幅泥塑壁画牌楼。摄影/熊健
泥塑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人物有喜有乐,场景谐喜有趣,故事引人入胜,让人百看不厌。
摄影/黎红榜
古民居里随处可见的精美木雕。摄影/孔庆平
寒来千树薄,往日峥嵘的远山大河开始休养生息,久居“城市森林”的我们走进塘湖。远山近水、古老村落似陈年的画轴,清逸从容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空旷的田野寂寞而平和,村民们或在村头踱着,或下棋打牌闲侃,按照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安静地生活着。在塘湖,我们所能缅怀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繁华呢?从那些流传下来的古民居以及木雕、木刻、石雕、石刻、泥塑等民间工艺上,过去的时光慢慢地在我们的头脑里显影。
通城人不讲吃不讲穿,喜欢盖房,倾其所有也要把房子盖好盖漂亮。据有关人士介绍,嘉庆至道光年间,通城县建房蔚然成风,不管是财主绅士还是普通民众百姓都热衷于建房,究其原因,是因为那段时期没有战乱发生,百姓生活安稳,加之当地森林资源丰富,乡村百姓普遍掌握烧窑制瓦技术,因此各阶层的老百姓乐得盖房。目前,在通城县保存下来的古代民居多半是清朝康熙、嘉庆年间至道光年间所建,距今一百多年历史。
明朝监察御史刘秀衣的故居新建在狮子山下,高耸的飞檐,如桅似帆的马头墙如今已经不再,只是故居的门庭几经修葺依然屹立,门庭上题有明朝宣德皇帝御赐的“清朝鸣凤”的亲笔题名。所谓清朝鸣凤,是宣德皇帝赞誉刘绣衣为官清正,能够为朝庭清理朝政,保世间太平。刘绣衣生于明朝鸿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永洛十八年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据村里人讲,“五里三进士”是说塘湖方圆五里之内出了三个进士,一个是刘塘湖,又叫刘仕昌、刘绣衣,一个是金阁背,一个是汪润田。现在,塘湖、阁背、润田这三个地名就是依据这三位进士的名字而来的。
在刘绣衣故居的屋场边有一棵杞枫树,树干扭曲盘旋,造型奇特,村里小孩在杞枫树上攀上爬下,或坐或卧或荡秋千,童稚的欢笑声传得很远很远。据了解,这棵树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成了村里一大盛景。
塘湖龙印村的牌楼屋为明朝金兰光所建,现在,牌楼老屋倾颓,被掩藏在新式的楼房后面,古老的门庭已成了新楼群的出入口,门楹顶上刻着“福”、“禄”、“寿”,表达出中国百姓千百年来朴素而深切的愿望。左右两边的墙面上有镂空石刻瑞兽,集清奇与圆润于一体,让人惊叹;入得屋中,屋子间的石鼓门墩上亦有雕花,典雅精美;被尘封于房屋夹缝中的泥塑壁画“三顾茅庐”,粗犷而又浪漫,让人回味无穷。在塘湖村下港屋偏堂内有巨幅泥塑壁画,“八仙过海”、“麒麟戏珠”、“乾隆观灯”……泥塑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而又富有故事情节,让人遐想万千。
在塘湖,民间石木雕刻多不胜数,让你目不暇接。村民们随随便便地就从屋里翻出了一块旧式木雕花板,在残壁断垣之中,您随时就能找到古拙的残砖石刻。在这里,每一砖都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半片瓦都散发着因文化浸润滋养出来的古色古香,让痴迷者迷失在那些语焉不详的岁月中。
走出古宅,一个孩童正在屋门口聚精会神的伏案而读,爷爷奶奶站在两旁,脸上写满慈爱和殷切希望。先祖的荣耀与辉煌已云消雾散,古宅的未来和外面的世界注定属于他们。我默默地祝福着。(文:孔庆平 杜培清)
编辑:Administrator
茂密苍绿的林荫树、姹紫嫣红的景观花,月亮湾休憩带犹如一个四季如春的天然摇篮,总能吸引茶余饭后的人们来此光顾,得到最惬...
蓝天碧水影映下的桂乡大道,犹如一道绿色长廊,沿线两侧山坡起伏绵延,山水林田和谐相依,摇曳的桂花,葱翠的翠竹……
四月的春季,正是碧桃花盛开的时候,环湖河岸游憩带早已是一片绿意盎然,尤其是成片的桃花,帧帧艳丽可人,枝枝沁人心脾,让...
8月5日,崇阳县青山风景区一批游人乘游艇在湖上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