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企盼 张大乐/摄
写春联 曹海河/摄
喜气洋洋 张大乐/摄
拜年 张大乐/摄
【年夜饭】
在咸宁有“腊月二十九接年,三十过年,初一迎年”的习俗,而最隆重的莫过于除夕夜了。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除夕夜里,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又叫吃上庚饭,要求家庭全体成员都要参加,年纪大或者资历最老的人坐上位,小辈份依年龄大小按左、右、下的顺序入座。吃团饭前要放一挂鞭炮,以示左右邻人:“我们一家团聚了。”吃团年饭时,如遇来客,必须挽留共同进餐,预兆来年添丁。
年饭的内容也很讲究。有的地方会做八大碗,如珍珠糯米丸、扣肉等,席上必有一盘鱼,寓意年年有余;或备猪头猪尾,表示过去的一年有头有尾。
【迎年】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拉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过油走,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满街走,见了大哥说发财,见了长辈拱拱手。” 在咸宁,喝了腊八粥就已经闻到“年味”了,大人忙着办置年货,做腌鱼,忙得不亦乐乎。过了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开始天天张罗着蒸各式各样的面食,炸丸子、炸鲤鱼、炸带鱼、炸酥肉……准备的美食要吃到正月末。
腊月二十三,举行过辞灶仪式后,便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挑一个晴朗的日子,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打扫环境,清洗器皿,用小刀刮去用旧了的春联,撕掉镂空窗棂上去年糊上的白纸。迎新春的气氛就在劳动中越来越浓了。
“贴对子”即贴春联。春联是源于古代新时为驱邪祈福而书写“桃符”的习俗。如今,春联在城市农村广泛流行。与现在城里人买印刷的精美春联不同,过去人们都是请家族里或村里毛笔字漂亮、有文采的老先生,最常用的春联有“门外青山绿水,庭里孝子贤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等等,表达了新年热烈浓郁的美好祝愿。家家户户在年前贴春联,把春节点缀得春意盎然,喜气洋洋。
【守岁】
吃过年夜饭后,就开始守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一守守到夜半12点,其乐融融。到大年三十晚上零点,各家各户放烟花爆竹,小镇上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声响惊天动地,彻夜不停。第二天清早,地上铺着厚厚一层烟花碎屑。
而在很多乡村,则是围炉守岁。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边烤边聊。火塘一般是树桩,越干越好,火越旺,说明家庭会越来越火红。还有的人家在火塘里烧砍成一段段的干竹节,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说起爆竹,就不得不讲“年”的来历。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关门闭户,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黑,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吃掉。
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燃完烟花爆竹之后,长辈就该给晚辈压岁钱,也称为押岁钱。压岁钱最早的意思也是驱鬼避邪,帮助孩子平安过年的。因为古代的压岁钱形似钱币,上有文字与图像,长辈用红线把铜钱串起来,吃过年夜饭,给小孩驱邪。
【拜年】
守岁守得再晚,初一早晨也睡不得懒觉。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后来就含有“迎春接福”的意思。
放鞭炮时,主妇下厨做出了新年的第一天的食物,有的人家是汤圆,汤圆色白如玉,香甜味美,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有的人家吃水饺,饺子外形如金元宝,是财富的象征,新年吃饺子,象征发财吉利。大年初一一定要吃青菜,谓之来年清吉平安;吃北瓜,寓百事称意;吃鱼,寓年年有余。
拜年也是从初一开始。“拜年”的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在通城有些地方,大年初一要上坟拜祖宗,出门后要拾柴回家,寓意新年财源广进。然后,晚辈给长辈人叩头、行礼,祝贺“添福添寿”,长辈则给晚辈发“压岁钱”。小孩起床换上新衣裳,兜里装满零食,揣着压岁钱,向邻居、亲友长辈们一一尊称问好。过了初一则开始在亲戚家转着喝酒。即使过了初五,大家的年味还是余犹未尽,相互你来我往,乐此不疲。
【新年的游艺】
从腊八拉开过年的序幕,到破五农民开始耕作、商铺开门,新年游艺也开始了,玩龙灯、舞狮子、跑旱船等,一切都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进行。
看过花灯,闹完元宵,年味也就随着正月十五的火树银花慢慢飘散了,年才算是过完了。
“拜年拜到十七八,提着胯儿往外跨。”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 文/杜培清)
编辑:Administrator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通讯员龙钰皮道琦质朴的乡村景色与现代影像相结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嘉鱼县一群善于捕捉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