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来》 张大春 著
“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简 略精准地概括了台湾作家张大春的几项成 就,他更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小说稗类》《城邦暴力团》《春灯公子》和《大唐李白》系列, 而做与“字”相关的事情是张大春近些年的 重要工作。
近日,张大春出版了新作《见字如来》, 在新书活动现场,嘉宾莫言表明自己此行 的目的——“我今天来与他当场切磋、当场 考他。”一个多小时的对谈后,有读者评论, “他们一个很会讲故事,一个很会讲道 理”。在现场,许多读者跟随张大春的讲解 在空中比划写字,场景仿佛回到了幼年时 的语文课堂。
《见字如来》全书收录了张大春讲解的 46个字词的“身世”,同时也讲述了他与46 个字词的故事。在序言中,张大春介绍,这 本书的写作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是从2011年开始他为《读者文摘》杂志写 的“字词辨证”专栏。这个专栏数十年前是 散文家、翻译家梁实秋应林太乙之约开创 的,后来专栏转由作家林藜操刀,但没过多 久即告中断。数十年后,“生命中的意外” 发生,张大春应邀复活了专栏,希望“为文 字辨识教育略尽绵薄之力”。第二个阶段 是到了专栏汇集成书之时,张大春接受太 太的意见,不仅只说文解字,还要“加上生 活经验里的故事”。他将一半以上的文字 翻新,融合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与字词构造、 用字意义和词语引申有关的小风景、小际 遇,部分故事甚至与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有密切联系。
比如说,《见字如来》从字的架构解释 “害怕”的“害”:“害”字的顶上是个“宀”,意 为屋宇、房舍、家,最下面是个“口”,象征吵 架、争执,中间是“丯”,表示丛草散乱之形, 可以理解成家人一面口角、一面扭打或破 坏家具,“害”字即意味着家中形成祸害之 事,多起于口舌纠纷。而与“害怕”相对的 “勇敢”,“勇”字的金文字形是一只手拿着 一只短兵器,表示近身接战,“敢”字的甲骨 文字形是两手相持,表示前趋争取。近乎追本溯源的考据让张大春感慨,每一个单 独的字,都是浓缩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文 言”。
张大春发现,常用字里面,表现胆气豪 壮的大约只有“勇”“敢”“果”三字,而表现 胆 怯 畏 葸 的 却 有“ 怕 ”“ 怖 ”“ 恐 ”“ 怔 ” “悸”……他从词语的分布推断,中国传统 文化中似乎不鼓励“勇敢”这种情绪。这种推断在他自己身上得到了验证,张大春在新书首发现场坦言,他一直自认为自己“胆 子很大、路子很野、什么都不在乎”,但在写这本书时不经意间回头,他才发现自己实际是个“胆子很小”的人,很多字的夹缝中 都隐藏了他情感最脆弱的时候。
《见字如来》对文字学理加情理的阐释 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有读者表示,书中部 分解字写得有些不严谨,属于文学家的发 挥。张大春解释道,《见字如来》不是一本 文字学的学术书,不会在文字引申时加满 密密麻麻的注脚,虽然自己写小说时的确 会让想象力张扬一点,但是关于文字的来 历,他并不能创造,一定是有考据的。
在文字密林中穿梭的张大春记录了时 间投射下的文字光影,回忆了被现实割碎 的人生记忆,也讲述了属于一代人的生命 经验。正如张大春对《见字如来》一书书名 的解释:“如来”,就好像来了一样。什么来 了?不过是每一个字背后所启迪的生命记 忆来了。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走过一次, 但是字却能将之带回来无数遍。
编辑:但堂丹
图/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亚平通讯员田丽马桥乡村记忆馆作为我市首家乡村文化记忆馆在网上火了起来后,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
原标题:央视播出第21个记者节特别节目,多名记者用情讲述采访故事——报道汇聚力量镜头见证巨变多位记者的现场讲述,将观众带...
题:聆听“好记者”的“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白瀛、何凡牢记初心使命,奔赴新闻现场,见证时代...
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了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来自多家媒体的优秀记者讲述他们参加...
从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梨子寨提出“精准扶贫”,到2019年初冬著名作家李迪采访苗寨6年脱贫致富历程, 《十八...
《在一起》以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基础,讲述了平凡人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感人故事。秦雯、高璇、任宝茹、梁...
《一个人就一个人》刘同著内容简介: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一本书也可以有新意,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写的是一个人面对世界...
○刘念几年前,我和表姐们去西安旅游,那也是我第一次出去旅游,领略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邂逅了不同的人物,开阔了眼界,增...
陈希子初读这本书,完全是被文艺腔调的书名吸引。在江南小镇长大的主人公由残疾的母亲收养成人,后与表姐叶知秋共进一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