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该有两次出生,第一次是父母把我们生出来,第二次就要靠自己把自己生出来。”这是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在其《让自己诞生》中的一句话,也是这部作品所要表达和阐述的主旨。
2019年7月,新版《让自己诞生》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王宏甲的作品总能“让故事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温度”,此说在这部书里体现得尤为充分。作品力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之于人生成长不可或缺的意义,强调要以自主的姿态开拓心灵容纳世界的能力和境界,讲述不为邪恶利诱所迁的独立人格是“成己”的标志。
这是一部聚焦精神成长,足以照亮人生,提升生命品格的哲思散文。
与王宏甲以往作品不同,这部作品聚精会神地把思考从外部世界聚焦到人本身,聚焦到人心,更加关注个体的人的成长。所谓成长不是吃饭长个子,思维、情感、意志、尊严、精神的成长,才叫人生成长。
在王宏甲看来,与成才比起来,成人,或者说“成己”——成为你自己,更加重要。“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戴尔斐神庙里的这句箴言,影响了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影响了西方几千年。但作者以为,认识自己很重要,成为自己更重要。前者为知,后者为行。
作者在《让自己诞生》中指明,孔子有“为己”“成己”之说,讲的就是修养自己达至“成人”,即成为一个不为邪恶利诱驱使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如果把“成己”用现代语表述,按照作者的观点,就是“让自己诞生”。后世流行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变作自私有理了。这与古典原意相去太远。那原意是:人不修养自己,天地不容啊!作品让我们看到,一百多年来最受误解的,莫过于中华文明,不仅很多西方人误解,不少中国人也误解。这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思索和情感去认识。
作者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和胸怀,富有教益地描述了他眼中的各地域文明,每读之总令人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与拥有。作者游历尼罗河目睹到阿拉伯人的歌舞,注意到他们使用的小提琴和电子琴等乐器都是西洋乐器,但音乐一响,每一寸空气都充满了阿拉伯。那么典型的阿拉伯音乐,那么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就在他们热烈奔放的音乐中、歌舞中,就有他们色彩斑斓郁郁葱葱的家乡。这里飞扬的文化就是他们的民族、他们的文明。
作者忽然理解了,西化和现代化是两个东西。他们可以接受西洋乐器,也可以接受西方科技,但不会因此而西化。他们的音乐、舞蹈、服装和配饰,他们眼神中笑容中流淌出来的欢乐和情感,都告诉他,他们是那么热爱自己的文化。那是他们生命的根,他们的激情,他们的家园。
古人讲开卷有益。开卷有益的书是有的,但不是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王宏甲的这部《让自己诞生》却是一部超然于叙述对象,超越时间与种族界限,具有隽永阅读价值的作品,能让人的心灵沐浴在阳光中,抚慰、净化和振奋所有在世俗生活里疲惫挣扎的灵魂。
编辑:hefan
上一篇:
读书的变迁
下一篇:
《空响炮》 街巷里弄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