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斌
林语堂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是诗酒趁年华的苏轼。
舒适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方式。“苏轼”式舒适,适应宋朝重文轻武的政治生态。他再怎么不识时务,还是“苏轼”式舒适。“苏轼”式不适,怎么不是宋朝的不是?恰恰是那个赵氏皇朝之失。
据考证,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卒于1101年8月24日,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如此说来,他成也赵氏皇朝,败也赵氏皇朝。在那个家天下的时代,在那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代,苏轼不屈权贵的风骨必然会让几家欢喜几家忧。
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欧阳修的赏识。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梅尧臣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问及苏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这是苏轼的率真之气。
苏轼43岁时,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虽是官样文章,却加上了个人色彩,“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某些人抓住了小辫子,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 这是苏轼的怀璧之罪。
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鉴于“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而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后人名之曰“苏公堤”,如今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这是苏轼的流芳之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问“明月几时有”的苏轼,可能没有适应那个赵家天下,但是,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明灯,指引他的航向,完美他别样舒适的人生。
不是每个人能享受“苏轼”式舒适,也不是每个人能宽容“苏轼”的不适。或许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一个角度解释了“苏轼”式舒适和不适的辩证统一。
桀骜不驯,不一定是苏轼;放荡不羁,也不一定是苏轼。64岁的苏轼,舒适地走完了他精彩的人生,以其文、诗、词、书法、画画的造诣,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宝库。
窃以为,舒适有三种,一种是先舒后适,一种是半舒半适或半适半舒,一种是先适后舒。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同义句。每一次读苏轼,心境都不一样;每一次品苏轼的诗,都有一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微醺。也许我错了,错在我以自己的方式读苏轼,才得出“舒适的苏轼”的结论。
编辑:hefan
一千多年前的苏轼,所具有的超凡气魄和恢宏博大的想象力,时至今日,依然让人仰止,让人惊叹。苏轼主动请求出京,在杭州、密...
备受瞩目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亮相故宫博物院,再一次将苏轼推到聚光灯下。如果我们从苏轼那...
故宫举办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与苏轼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局部)故宫博物院供图参观者拍摄文物。展...
虽然韩愈在潮州只待了短短八个月的时间,但他留给这座城市的印记却是极其深刻的,以至于一走进潮州,就让人感觉到深深的“韩...
不管形式如何变化,端午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谓愈加重要,除了吃粽子和看龙舟,越来越多人也开始接触、学习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焦姣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一直都是在口中念叨这句话,从未深究过这句话的出处。据传,赵匡胤以陈...
《唐诗里的烟火人间》青菀著内容简介:唐诗是唐朝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工具,而读唐诗则是了解唐朝诗人,甚至是了解唐朝的...
根据教育部3月31日发布的公告,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考)将延期至7月7日至8日举行。在古代中国,科举制...
孔帆升(通山)其实,早就盼望这个节气了,在人类对各种病毒尚未找到解决办法时,百姓们第一指望的是时光快些流过,翻篇,越过...
古往今来,父亲总是充当一个家庭顶梁柱的角色,是儿女们向上发展的阶梯和坚实的靠山。郭子仪授之以渔在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