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采访时间:8月8日
采访地点:咸安区尚书名府小区
悦读分享人:李华章
前些日子,读完胡适的《四十自述》(惠文评注),自有一种欣喜之情哗哗地喷涌而出。本书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记录其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自传。
现在看来,这一部未完成的《四十自述》,依然有许多重要的价值。第一,这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胡适传记中最富有文学情调的;第二,这是难得的历史文献,是了解胡适的最好材料之一;第三,这也是难得的教育材料。
胡适从美国回国之后,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是“公众人物”“话题人物”。他的许多主张和看法,如“言论自由”“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社会不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今天读起来,还会引起许多有益的启发。最要紧的是本书为我们留下了40岁的胡适如何看待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也记载着胡适未留学之前,受到了中国什么样子的影响,这为走近胡适,又增添了一个视角。
《四十自述》除“序幕”外,分为《九年的家乡教育》《从拜神到无神》《在上海(一)》《在上海(二)》《我怎样到外国去》等五章,以及《附录》。
《序幕》,写胡适的父母的结婚。这是用小说体追写一个传说,其中写“太子会”颇有用想象补充的部分,太子会是皖南普遍的神会,据说太子神是唐朝安史乱时保障江淮的张巡、许远。此系传闻,与自己亲见亲闻有别,故称此章为“序幕”。他母亲的订婚,就放在民间风俗礼节的背景下,这既是孝心的体现,也是怀乡的反映。那开“八字”的故事,写得跌宕起伏。胡适的父亲名叫胡传,母亲名叫冯顺弟,她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对胡适一生影响至深。
《九年的家庭教育》,叙述他的早期经历,于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秘密,不仅是为人之道,还有为学之方,胡适的根底,都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众所周知,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论”,但他后来把中国孔孟、老庄奉为自由主义的始祖。这都要从他的国学启蒙教育来寻找根源。胡适生于上海,祖籍安徽绩溪。这里是他成长的襁褓。父亲死时,母亲才23岁。可母亲既是严师,更是慈母。她曾借贷为儿子购买《图书集成》一书。不到4岁,就送他到四叔的学堂读书。平时管教甚严,常关起门来,或骂、或拧、或打、或罚跪。儿子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使之害了一年多的眼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又悔又急,听说可以用舌头去舔,她真用舌头舔他的病眼。细节极感人。母亲气量大,性子好,是做后母的,更事事留心,格外容忍等等。 这9年,受了母亲极大而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童年,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是巨大的。
阅读《从拜神到无神》这一章,对于我们如何反思信仰,也大有裨益。胡适还饶有兴趣地讲述自己在鬼神面前的“恶作剧”,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他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大大影响了他的宗教信仰,竟使他成了一个无神论者。
胡适在上海住了6年,这是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在这里,他受到了严复和梁启超的影响,并尝试回答当时中国最为急迫的问题。胡适在上海求学的经历,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留存下宝贵的材料。他学习非常刻苦用功,每每熄灯了,还要夜战,最终以至于耳朵聋了。1910年留美官费考试时,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在上海,他留心读周秦诸子的书;又读宋明理学之书等。对梁启超的《新民说》尤其佩服。“新民”的意义是要改造中国的民族,要把这老大的病夫民族,改造成一个新鲜活泼的民族。后来,他为《竞业旬报》写了第一篇白话文《地理学》。继之,又做了长篇章回小说《真如岛》在《旬报》连载,出到第10期停办。白话文从此成了他的一种工具,他是中国第一位白话诗人,出版诗集《尝试集》。后来,参加编辑《新青年》等。胡适晚年喜欢“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之格言。在中西交汇、新旧激荡的大上海,他接受了当时中国的新式教育。
最后一章,则是胡适人生的又一次跃迁。留学美国对胡适的意义,尚难以评估。但在中国公学的表现与教育却使他终生受用不尽,也是他“整理国故”的底子。“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映了胡适对政治和学术之间关系的见解。
1917年12月,留美归来的胡适已经27岁了,与一个传统的小脚女人江冬秀结为伉俪,成为终身唯一的妻子,被传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胡适的《病中得冬秀书》诗云:“病中得她书,不满八行纸。全无要紧话,颇使我欢喜”;又如“图左立冬秀,朴素真吾妇……此中有真趣,可以寿吾母”(《得家中照片题诗》)亦深有意味。“久而敬之”成为他夫妻相处之格言……
在《附录》中读《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我们仿佛呼吸着纷至沓来的书香。这是普通青年学习国学的一个“法门”。另外,本书的评注者惠文博士,思考为文,言简意赅,分外精彩,值得分享。
编辑:但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