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中国制造业将往何处去?这个问题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脉搏。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制造业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和规模效应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引擎,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三大冲击及其背后的全球产业链变局
近几年,全球产业链面临着三大冲击:以中美经贸摩擦为代表的大国竞争、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的俄乌冲突。
贸易冲突短期内增加了贸易成本,在生产中大幅提高了中间品及产业链上的生产流通成本,使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决策布局趋于保守,引发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拆解和重构;以纺织业、电子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向东南亚、孟加拉国、印度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而产业链上端技术和资本要求更高的产业将趋向于向日韩、欧洲等资本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转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上意图精准脱钩,从贸易摩擦延伸到技术战,甚至产业链战,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制造业各个行业,导致中国经济循环不畅。
美日等国认为,高端制造,尤其生物、医药健康的生产链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中,至少国内应该有备份。未来的全球产业链可能会变成区域化的、洲际的。产业链的区域化将代替全球化,或者成为块状的全球化。比如东亚、北美、欧洲,各自成链。对中国而言,某些产业还有可能收缩成国内产业链,或者形成由中美各自主导的两条平行供应链。
疫情重创世界各国实体经济,部分产业链停摆导致民众收入减少引发需求萎缩,产业链危机由供给端扩散至需求端。新冠疫情结束后,各国为消化巨大的抗疫成本,投资和消费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低迷期。美欧国家发现,以往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全球产业链过长过细,过于复杂,过于脆弱,尤其太过依赖中国,开始布局“中国+1”。对涉及民生以及国家命脉的战略产业,各国将纵向整合以缩短供应链条,本土化、区域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将加速形成。俄乌冲突则使世界工业的生产原料与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总结来说,以上三大冲击对全球产业链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使全球化趋于保守。全球化进程变慢,逐渐变成“半球化”“慢球化”。对于关键产业链,有能力的国家将在自身周边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同时实现供应商多元化,在全球多个地区生产同样的零部件;还有一些国家将继续参与大国主导的区域产业链,但将增加谈判筹码,谋求产业升级和更大的市场空间。
三大冲击之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将带来全球产业链的新变化。对中国而言,需在稳定全球产业链、确保产业链安全与畅通上切实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和区域价值链,构筑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体系。
中国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益于全球化,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面对全球产业链萎缩的冲击以及世界产业链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制造业短期已经承受了损失,保卫产业链安全迫在眉睫。但在此进程中,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工业门类齐全等比较优势,或将有可能使东亚产业链发展得更为紧密,也将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进程。
更需要高水平开放与开放式创新
实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才能有效应对美国等西方势力的封锁打压。但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自主创新绝不是事事自力更生,而且一定要明白,自主创新也是有边界的。
新发展格局是高水平的开放格局。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后,有些人认为国际经济大循环已经结束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市场将是开放的世界市场。畅通国内市场,以内循环吸引外循环,这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往我们有“中国制造”“中国基建”“中国电商”,新格局之下,我们还需要“中国市场”。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打造“中国市场”,使中国从“世界工厂”逐步成为“世界市场”。
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中国内需市场与美国相当,潜力甚至超过美国。建设世界市场,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更高水平、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
制度性开放是产业链重构的制高点。经过多年的全球化进程,各国利益高度融合,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经济全球化虽然有所迟滞,但仍是历史大潮流。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进出口和投资一度逆势增长。原因何在?除了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各国对中国进口猛增外,也与中国放宽外商投资领域、缩减负面清单有关。近年《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施,为外商在华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还需要在开放与合作中把握产业链安全;不可忽视高水平开放;畅通内外循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原载《北京日报》)
编辑:但堂丹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乐昌兴、伍伟报道:11月25日,经传统保护村落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刘子川、特约记者彭志刚、童金健、通讯员张杰报道:11月8日,第二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皮江星、付婧烨报道:12日,中国新农村生活体验示范工程正式落户通城。 据了解,中...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刘子川、特约记者彭志刚、童金健、通讯员张杰报道:11月8日,第二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
题:这份“进博答卷”,兑现力重千钧的中国承诺辛识平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而至。一年来,哈萨克斯坦的糖果、果汁、面...
题:世界500强眼中的进博会:不容错失的“中国机遇”新华社记者潘清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科技生活展区里,世界500强、家具及...
题:全球抗疫彰显中国之“义”辛识平疫情如火,命运与共。不会忘记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访华,不会忘记中日韩“风月同天”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最早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最早迎战疫情的国家,中国全民动员...
——携手全球抗疫彰显中国担当②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冲锋陷阵的人值得尊重”。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著名唯美主义文学家,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细雪》《秦淮之夜》《春琴抄》(见图,资料图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