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明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著名的语言学家,曾先后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和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宇明教授从事研究生教育35年,桃李满天下。《学术就是传承——我与导师二三事》收录了他的学生们书写的百余篇师从老师学习的经历和感悟,描绘了这个学术大家庭里启人深思、值得珍藏的片段和充满爱与温暖的故事。
家国情怀,人生理念
李宇明在2018年一次座谈会上,讲到他深入思考的两大问题:一是语言学向何处去的问题。二是中国语言学发展中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包括中华民族的语言认同,汉语国际教育等等。
我对于第一个问题深有感触:宇明教授能够早在六年前就预见后乔姆斯基时代,并思考语言学的转折问题,而很多人只是在近期的大语言模型突破性进展之后,才意识到语言学的转折,甚至不少人至今还没有想到语言学需要转折。这是多么敏锐的学术预见性。
从第二个问题可以看到:宇明教授胸怀学术全局,心系国家民族,把学术研究和语言生活融为一体。宇明教授提倡:科研意识是人最重要的一种素质,把科研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结合,工作和生活就会充满新奇、创造、生气和活力。
因材施教,点石成金
宇明教授学生众多,各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多样的学科背景,再加上性格不同,兴趣各异。怎样让他们尽快融入学术团队,踏上学术研究之路呢?宇明教授不拘一格,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各不相同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他从来不直接要求学生去做什么,总是耐心征求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自由选择。创新,只有在精神自由的氛围中才有可能。2013级博士生饶高琦回忆自己因为是理工科背景,曾担心入学考试通不过。等到打开考试题目:评述自己读过的学术著作和文章,介绍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和改进方向。这真是破除陈规,不用背书,不同学科都适用,同时又能考出真水平。所以高琦在跟朋友们讨论人生抉择和成败得失的时候,一直都说:“我这一生最成功的事,就是遇到了好导师。”
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是攻读成败的关键。宇明教授认为:博士论文选题应该是一个值得花毕生精力去研究的课题。在这个重要的环节,充分显示出他的思路开阔,眼界宽广,同时又对学生有着宽容开放的胸怀。他希望学生入学后尽快确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以便及早进入研究状态。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学术发展趋势,提出几个题目,请学生自己选择。同时也欢迎学生自己想出感兴趣的题目。当然更多的是选择在导师的专长领域和研究方向,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这样指导起来得心应手,便于深入拓展和理论提升。
李老师精心指导下的学生,很多都已经成为学界之中的佼佼者,后起之秀,栋梁之材。
建根据地,设加油站
宇明教授的学生知识背景多样,选题方向不同,可无论工作多忙,只要学生有问题请教,他就一定会挤出时间来跟学生讨论。宇明教授把学生看作是自己学术生命的延续。他的指导和关爱,使学生终身受益。他勉励学生:“博士就某种意义讲,不是一个学位,而是对自己后半生的道路设计,需要一个远大合适的目标,日日不停地进取和坚毅不疲的精神。”“博士的任务就是开垦一块学术园地。”他特别用心指导并帮助学生建立各自的学术根据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006级博士生王春辉在老师指引下,认识到语言生活和语言规划扎根中国国情,中国具有话语权,从而把研究重心由句法语义转向宏观社会语言学,并且一直持续至今,做出了丰硕成果。
“聚贤聊斋”本是李老师书斋“惧闲聊斋”的谐音,是在李老师建议下成立的在线学术交流平台。李老师和他的历届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经常在线上讨论交流。如今,“聚贤聊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聚贤之所。
学者关英明写道:李老师常把自己写的新文章,做学术报告的PPT,或者看到的好文章、好资料,发到“聚贤聊斋”群中,帮助大家得学术之先,把热点之脉。
每年在教师节前后还举行“聚贤聊斋”语学论坛。会上安排各位弟子介绍他们近期的学习感悟和学业情况,特别是报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之后一起讨论。论坛成了大家继续前进的加油站,保持学术研究动力的倍增器。
以学为师,以身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老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人的一生遇上一位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运。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爱真理,但我更爱我的老师邢福义先生。”宇明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自己的学生们做出了榜样,也是我们学界同仁的榜样。
宇明教授把语言研究作为自己人生的学术追求,不论环境变换,职位升迁,学术研究矢志不渝。他读研究生时跟导师做语法研究;女儿出生后转向儿童语言研究;以后又重回语法研究;在担任教育部司长之后,重心在语言规划研究。几次大的转型都适应客观的条件,因势利导,引领潮流。宇明教授已出版30余部著作,发表论文600余篇,主编《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这是名副其实的著作等身。
我和宇明教授结识已久。我们同是77级,同在20世纪80年代出道语言学。记得有一次他在会上报告儿童学习语言的顺序:先学会b、p、m,后学会zh、ch、sh。我提出一个反例,引起一番深入的讨论。他后来用脚注把这事记录在他的儿童语言研究专著中。当年得知他荣升副校长,我还曾写了一封信祝贺,并希望他不要放松学术研究。其实这纯属多余的担心。我读他的研究论著,听他的学术报告,格局宽广,视野开阔,妙语连珠,金句迭出,特别是那种平民精神、乡土气息,应该是他独有的可贵的语言风格。
我曾给我的学生们提出希望:走向社会,走向田野,走向实验室。宇明教授非常赞同,同时他又加上一句:走向互联网。我也非常赞同这种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作为结束语,把宇明教授和我的共同希望,写给今天从事语言研究的青年学子:走向社会,走向田野,走向实验室,走向互联网。
( 原载《光明日报》,作者:石锋,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活得快乐 ——读毕飞宇的《推拿》有感
下一篇:
打个广告罢了
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潘玲美报道:日前,素有“楚风瑶韵”之称的通城县,被授予“湖北省瑶文化之乡”。 2014年12月底,...
阅读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钰教授新著《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全书,我为其系统研究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实践和理论,...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
此次“湖北好课堂”物理展示活动中,涂瑞生老师的优异表现是该校教师良好教学功底、学术素养和临场表现的综合体现,也是学校...
他的讲座深受武汉大学师生欢迎,武汉大学拟精选他的部分文稿编著出版。
本书可以说对近十年“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史与相关成果做了极其详尽的梳理,里面不乏周边国家基础建设与金融发展的案例,...
推荐理由:本书集结了百余位北大教授的读书分享与治学感言,呈现了北大人的思想精华、学术风采。
咸宁网讯通讯员胡昌平报道:近日,笔者采访得悉,赤壁籍红色作家、文献研究专家余玮在“朱德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究专题开题仪...
咸安区实验学校章福枝他潮红的脸上掠过一丝鄙夷,口中念念有词。正因为这份爱与责任,学会了包容学生的鲁莽与过错,因此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