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永远飘香的桂花树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2-26 16:10

 ■谭永西

我们的老祖宗很擅长讲故事,有些神话故事流传数千年,愈久愈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更绝的是一些睿智的人会品故事、淘故事,像淘金矿,能淘出故事中蕴含的精华;像品古董,把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品出无穷的人生韵味。

张良就是其中的一位。说起张良,人们立马会想起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会想到他博浪刺秦,圯桥拾履,功成身退等等故事。鲜为人知的是,张良竟以神话为媒,创建伐桂书院。

桂乡人们喜欢桂花树,喜栽桂花树,隐居在相师山的张良不会不知道,可他为什么还要用 “伐桂” 来命名书院呢?这好像有点不近人情,可这个 “不近人情” 正是张良的过人之处。他在这里巧用了一个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叫做吴刚伐桂。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场瘟疫突袭咸宁,郎中用尽各种药方都不见效果,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挂榜山下,有一个壮实的小伙叫吴刚,他母亲也传染了疾病卧床不起。观音东游经过此地,见小伙子不顾危险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桂花树,开着一种金黄色的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吴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他摇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

天帝知道后非常震怒,命吴刚伐桂赎罪。他一斧下去,只斫开一个口子,可斧头一离开,那个口子迅速愈合,没留半点痕迹。他不停砍,树不停地愈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月宫里嫦娥见他辛苦,问他有什么要求。吴刚说希望把桂花树的种子洒在家乡,让家乡的人们能康宁幸福。嫦娥就答应了他,于是咸宁就成了桂花之乡。至今桂乡人们还在传唱:“月里嫦娥播的种,山中仙女育的秧,长成四季常青树,开出那个小花金黄黄。”

在这个故事里,别人看到的是吴刚无休无止的劳作,张良看到的却是他日复一日的坚持。读书要久久为功,最怕一曝十寒。所以,张良把书院起名为伐桂书院,他想表达的或许就是这种寓意。

无独有偶,西方也有类似的神话,描绘类似的意境。那个神话故事叫推石上山。西西弗斯被众神惩罚,推着巨石上山。石头沉重,山坡陡峭,每当推上山顶,巨石旋即滚下。西西弗斯只有一次次地重来,也是长年累月推石不止。

推石上山也好,挥斧伐桂也罢,先人告诉我们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要坚守,坚定不移才能水滴石穿;要动手,要行动,只有在践行中才能锤炼力量,增长才干,只有经过一遍遍近乎痛苦的磨砺才更会茁壮成长。

读书的过程,就是推石的过程,就是伐桂的过程。要坐得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用这样的名称为书院命名,你不觉得张良老先生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吗?黄庭坚理解了老先生的良苦用心终成一大宗师,杨起莘没辜负老先生的殷切期望而勇夺桂冠。

吴刚伐桂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人们仰望月亮就倍感温馨;伐桂书院创办了几千年,人们踏进书院就充满力量。它们皆结缘于桂花,如同桂花树一般,一旦根植中华沃土,就总是砍不倒、斫不断,永远四季常青,活力无限;永远芳香四溢,香飘人间。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戏台
下一篇: 白羊山下下岩村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