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斌安
最近拜读新华社文章《吾心安处是“咸宁”》,深有感触,咸宁如同一位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一直深藏闺中。
咸宁的历史,厚重绵长,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历史印记。这座千年古城,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这里有竹的清雅,茶的芬芳,温泉的氤氲,更有文化的积淀。咸宁人在这片土地上,世代耕耘,创造了独特的康宁文化。
咸宁多竹。漫步星星竹海内,修竹夹道,翠影婆娑,竹影摇曳,仿佛置身张艺谋导演的《影》中,楠竹之乡名不虚传。竹是咸宁的魂,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咸宁人吃的、用的都离不开竹。咸宁人爱竹,不仅因其挺拔俊秀,更因竹之虚心有节,恰似这座古城的气质。
咸宁多茶。茶叶之乡美名享誉中外。羊楼洞的青砖茶,万里茶道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书写“羊来茶往”的佳话。青石板路上的槽痕仿佛还回响着独轮车的吱呀声,百年茶砖在橱柜里依然散漫出清香,传递着茶马古道的气息。咸宁茶山遍布,茶庄林立,茶叶品牌众多,茶香氤氲,延续当年商贾云集、车马辐辏的盛况。“茶中日月长,壶里乾坤大”,咸宁人品的是岁月悠长,享受的是社会的康宁。
咸宁多泉。咸宁泉水出自岩窟,水激石岩,沸沸涌涌,雾气蒸腾,被称为“温泉虹影”,古称"沸潭",早在唐代就已闻名。瑶池温泉、山湖温泉、龙佑温泉、浪口温泉……每一处都各具特色,自成风格,引来八方宾客。温泉水质清澈,常年恒温,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很好的滋养和调理作用。泡在温泉中,看雾气升腾,恍若置身仙境。咸宁人常说:“温泉泡,百病跑。”这温泉,不仅滋养着咸宁人的身体,更孕育着他们的性情。
咸宁多桥。桥是咸宁的眉眼,点缀在碧波之上,连接着两岸人家,也连着过去和未来。汀泗桥上斑驳的的青石板,仿佛还能感触当年商旅往来的繁华,桥栏上昂首挺立的石狮子风雨无阻守护着这座古桥;刘家桥,潺潺溪水诉说远去的历史;潜山脚下廊桥上的灯笼傍晚后次第亮起,倒映在水中,宛如一串明珠;三座雄伟的长江大桥见证咸宁的高质量发展,圆了几代咸宁人的梦。咸宁现存百年以上古桥500多座,或古朴,或精巧,每一座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承载着咸宁人的记忆与梦想。
咸宁多美食。嘉鱼簰洲鱼丸洁白如玉,入口即化,鱼汤清亮,撒一把葱花,便是人间至味;清淳自然、皮黄里白的赤壁鱼糕,不油不腻,酥软醇香;炖得酥烂的贺胜鸡汤,汤色金黄,香气飘散在街巷;嘉鱼野藕,脆嫩清甜,或炒或炖,皆是佳肴;糯米粉裹着金桂,蒸得松软,咬一口,桂香满溢,甜而不腻……咸宁的味道,是山水的馈赠,是岁月的沉淀。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咸宁人的智慧与匠心。
咸宁多“非遗”。提琴戏的悠扬唱腔,在城乡戏台上回荡,青衣水袖,演绎着人间故事。那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扣人心弦,时而低回婉转,如窃窃私语。生旦净末丑,举手投足间,皆是岁月的沉淀;通山木雕的刻刀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花鸟虫鱼跃然眼前,匠人们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将大自然的灵韵刻入方寸之间,每一道纹路,都是匠心的见证;赵李桥的青砖茶,承载着万里茶道的记忆,世代相传的技艺,让每一块茶砖都沉淀着岁月的芬芳;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则是一剂济世良方,百年传承,妙手仁心,解无数病患之苦。这些非遗瑰宝,不仅是咸宁文化的活化石,是咸宁的根,是咸宁的魂,更是咸宁人心中永远的乡愁。
咸宁的山水,钟灵毓秀。九宫山、黄袍山、潜山层峦叠嶂,陆水河、淦河碧波荡漾。山水之间,地灵人杰,孕育了咸宁人温润如玉的底色,培育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吾心安处是咸宁。
编辑:但堂丹
这个夏天,中国南方的持续强降雨除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一些地方的文物古迹也因灾受损,备受关注。詹东华摄“要让古建也...
回眸咸宁的苍茫古意,放下世俗的喧嚣纷扰,任自己掉进这满怀的古风古韵,剩下的只有回归自然的冲动与轻松。
“砌堤、护坡、建步道景观,我们南虹村的环境变美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称心!”10月11日,记者来到通城县塘湖镇南虹村8组,正在...
古桥是村里宝贵的文化财富,不能就这么蒙尘。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如今有3支舞蹈队,大家越来越追求健康的文化生活。
○余义仪《水》——晨练偶得潭边漫步景可人,水面无风起波纹。花日胜景虽未至,游客欢笑传美谈。
近年来,咸宁市勘察测绘院(土勘院)在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工作中,不断扩大测绘成果应用范围,丰富测绘产品,繁荣地方文化,...
古桥流水,粉墙黛瓦,鸡犬相闻,阡陌纵横……古老的村落焕发出蓬勃生机。灵官桥村一角村民志愿者清扫宋代古桥上落叶养鸡大户...
樊芳(市直)我常来龙潭湿地公园散步、吐故纳新,看龙潭河的如画风景。在咸宁,河湖湿地风光美,亭亭白鹭翩翩飞,多么诗情画...
绿树环绕、青蔓攀爬,青石板上承载着历史的重量,灵官桥历经雨雪风霜洗礼,与现代化村落相得益彰,呈现出古今和谐的美丽景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通讯员蔡晓军近日, ,中国测绘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日前发布消息,由咸宁市勘察测绘院(土勘院)编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