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强进
打开周作人作诗、丰子恺插图的《儿童杂诗笺释》,在冬日暖阳下吟读起来。看到小区里一些中小学生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频刷手机,而偌大的活动空间里却鲜见运动嬉闹的孩子们,不由得慨叹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联想到新学年里,中小学每节课的课外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更是觉得自己孩提时代的快乐是多么难得。
从充满童趣的游戏中获得的快乐既难忘又怀念。虽不可与今天同日而语,但今天的孩子大抵是难以体会到的。那时男孩有喜欢玩的游戏,女孩有中意的活动。细捋起来,像斗鸡、跳马、放风筝、荡秋千、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滑滑梯、捡石子、打“撇撇”、丢沙包、踢毽子、打陀螺、捉蛐蛐、抓知了、剪刀石头布等,恐怕有二三十种之多。
先说“斗鸡”。同学们分成两边,各自单脚站立,另一条腿盘起,用双手抓住脚踝,蹦跳着用前突的膝盖撞击对方。操场上,我们就像一群好斗的小公鸡,嗷嗷叫着向对方冲将过去,即便由于重心不稳、失去平衡或遭对方撞击而摔倒,但立刻会爬起来继续斗下去。一个学期下来,膝盖上的淤青便成为勇气的印记、成长的标志。此外,抓石子和打“撇撇”也是男孩子乐此不疲的游戏。把大小适中的小石子放到地上,先向上抛出手中的一粒石子,在这粒石子还没触地的时候,同样只能用这只手迅速抓起地上的石子,抓得越多越好。抓石子看似简单,但也要从最开始的“抓一”开始练习,逐渐进步到“抓二”“抓三”直至能抓到一把。当手指变得灵活、动作变得快捷、眼力变得能迅速判断向上抛出石子的落点和地上石子的位置时,你就可能收获“战利品”了。而打“撇撇”是看似简单却也不易的游戏。那时的我们到处找吸烟的大人要,满世界到处捡五颜六色、品牌各异的烟盒,最多的就是“大公鸡”“黄金叶”“大前门”“圆球”“飞马”等,最好的也就是“中华”“永光”了。把这些烟盒叠成三角形,就是一个“撇撇”。叠好的“撇撇”平放到地上,用力将另一个“撇撇”猛掷到它旁边,借助掀起的风力将平放在地的“撇撇”掀翻,便告胜利,翻起的那个“撇撇”便被收归囊中。
在我喜欢的游戏中,还有滚铁环。铁环是用粗铁丝拧成的,家境好一些或有些门路的,会用废旧自行车的钢圈代替。滚铁环就是用另外一根前端带弯勾的直铁丝推送着铁环向前滚动。我刚开始滚铁环时,铁环总是不听使唤,东倒西歪、快慢不均,向前滚几下就会“咣当”倒下。但兴趣总会让困难让路,我会一次次扶起铁环,一次次摸索平衡的技巧。渐渐地,便能稳稳推着铁环滚动,还可以转弯、绕障碍。铁环滚动的轨迹,就像我成长的足迹,从歪歪扭扭到笔笔直直,一路向前。
童年的游戏虽然简单简朴简陋,但在游戏中,我们学会了观察、思考、判断、分析 ,而这些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让人受益终身。打“撇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目的;滚铁环让我们懂得,只有学会平衡与坚持,才能实现愿望;抓石子锻炼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更培养了专注与耐心;有的会有输赢,它同样教会我,虽然生活中有时候会需要点运气,更重要的是坦然接受和承认输赢的结果。面对输赢、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正是伴随人生最需要的态度和行为。
童年的游戏带给我们最纯真的快乐、最真挚的友谊和最难忘的记忆。当AI改变了生活方式,当DeepSeek替代了脑力算力,今天的孩子仍然需要充满童趣的游戏。我最想看到的,是孩子们下课以后,如同一群群兴奋的小鸟,扑楞着一双双欢快的翅膀,飞向操场、奔向空地,嬉闹玩耍,游戏娱乐,真正像古人说的那样,“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编辑:但堂丹
创新社会中的全能型人才讲述人:汪永富(市教科院院长)在鄂南高中从事教学、行政工作21年后, 2016年,我调到市教科院工作。...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特约记者孔帆升海南咸宁商会会长孔祥富,是通山县慈口乡下泉村岩山庄人,他在外致富后不忘乡邻,相...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子川通讯员李婷婷3月10日,咸安区温泉办事处金叶社区联合市启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30余名家长和孩子...
领队周舟拿起话筒给孩子们“开讲了”,她要求孩子们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并鼓励孩子们完成今天的书画学习任务和手工任务,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