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担心自己死后三个智障儿挨饿,湖北通山县92岁的孟阿香仍在吆牛耕地,插秧种菜,攒下上千斤的三大缸稻米。这段母爱经《法制晚报》报道后,无数网友为之感动。
今年5月,因生病而在小儿子乐建九家卧床休养的孟阿香。两个月后,老人去世了
今年6月,本报发起为孟阿香母子筹款行动,共得3440.86元。自今年7月老人去世后,又密切关注着老人后人的命运。
不幸的是,三名智障儿中的老大已于今年5月先于老人去世,“老三”乐建卷也在12月1日突然去世。老人生前牵挂的三名智障儿,仅剩“老二”乐建作在世。
近日,记者再访乐家兄弟,并用所募善款为乐建作购置了过冬衣物,以及稍加学习便能使用的液晶电视、取暖器、电风扇、电热水壶等。
乐建作在目前居住的废弃村小的小屋里,用上了法晚筹款购置的取暖器
而且,当地为孟阿香母子建造的房屋主体已经完工,目前正粉刷通电。镇政府责令加紧施工,以确保乐建作能在新房过年。在生活上,乐建作每年享有6000多元的五保补助,治病也由合作医疗和民政部门兜底。
老三突然去世 或因患病无法说
孟阿香唯一智力正常的四儿子、湖北通山县黄沙铺镇孟垅村四门村村民乐建九回忆,三哥乐建卷的离世实在太过突然,因为“他去世前一天还是好的”。
自从年初母亲病危后,46岁的乐建九从打工的浙江返家,挑起了照顾母亲和三个智障哥哥的重担。孟阿香自知时日不多,早早嘱托乐建九:“一定要照顾好两位哥哥,别让他们饿着。”
乐建九含泪应允。
他知道,与表哥结婚生下3女4男(其中3人为智障儿)的母亲一生要强:为顾及颜面,村里举办红白喜事,她从不让这三个儿子上桌;除了生病住院,她至少70年没出过村子,终日守着3个儿子。纵然年近九旬,她仍在吆牛耕地,插秧种菜,并用数年时间,攒下三大缸上千斤稻米,用于去世后给儿子们防饿。
今年7月6日,孟阿香与世长辞,享年92岁。遵照老人遗愿,乐建九将母亲和去世多年的父亲安葬在一起。
老人去世前的5月31日,72岁的“老大”乐建瑞病逝在居住了70多年的漏雨老屋内。彼时,孟阿香已被乐建九接入自家养病。考虑到其余两位智障者——61岁的“老二”乐建作和57岁的“老三”乐建卷仍居于危房,村委会便让二人搬入了村内废弃的小学,并从镇上福利院搬来柜子和床,供兄弟俩使用。
今年5月记者首度采访时,乐建九展示母亲为三位智障哥哥攒下的三大缸稻米。
目前,这三缸米仍存于乐家老屋
与居于老屋时一样,稍有劳动能力的“老二”乐建作照顾着终日比手划脚、自言自语的“老三”乐建卷,包括三餐起居。而乐建九家与学校相距不足百米,平时煮做点好的,他也叫两位哥哥去吃。
乐建九回忆,12月1日一早,乐建作突然跑到自家,用囫囵不清的语言和手势比划,说乐建卷当天没起来吃早饭。乐建九随即赶去探望。他发现三哥病后,便给他喂了些糖水。当时乐建卷尚有意识,喝完后还知道躺下。等乐建九中午打柴回来,才发现三哥状况不对,随即请来乡医,却被告知打针也无效。
乐建九想着去镇上买点肉回来给三哥补补身体,留下二哥在家照看三哥。可等他刚买肉回来,就被告知三哥“人不行了”。当天下午两点半,57岁的乐建卷撒手人寰。
与记者一道采购完物资回来,
乐建九为哥哥乐建作换上新羽绒服、裤子和棉鞋
老三突然去世,在分管孟垅村的黄沙浦镇纪委书记孟祥二看来,或许他身体早就不适,只因无法言说不被外界所知罢了。
12月3日,在亲友和村民的帮助下,乐建九将三哥安葬于大哥的坟旁。考虑到乐家经济困难,当地政府为亡故的孟阿香母子三人,每人补助了三四千元的丧葬费。
半年时间,三位亲人相继亡故,乐建九为节省开支,乐建卷的葬礼没有像安葬母亲时那般请人吹打和做法事。
两天过后,乐建作、乐建九弟兄俩又带着工具,从山上捡来石块,为乐建卷修缮新坟。
新房主体完工 确保春节前入住
弟弟去世后,只剩乐建作一人生活在废弃的村小内。这是一个宽敞但又有些破败的院落,正中有块约30平米见方的废弃操场。两排砖房位列操场东西两侧,西南角的一间,即是乐建作的住处。
这间约20平米的小屋被隔为两段,靠外一段作为灶屋。进门左侧的墙壁已被熏黑,靠墙的半空悬着一根黄色铜制饭勺。或因使用太久,勺沿附近已大块缺损,呈镂空状,上面还粘着几颗米粒。墙下的角落散堆着一些干柴。两口被熏得黢黑的锅,一高一低悬于半空。较矮的吊锅之下,是一弯弧形的烧火坑。乐建作每天就是蹲在这个坑前烧火做饭。
乐建作穿上法晚记者筹款购置的新羽绒服,面貌焕然一新,
并在与村民相处时,露出罕见笑容
小屋靠内一段是卧室,摆着一张床、两张桌和一个柜子。房屋正中半空横架起一根竹竿,上面搭满了乐建作换洗的衣物。
乐建作每天都在这里起居吃饭。清晨,他会前往一里开外的老屋放出关在笼中的两只鸡,隔几天还会上山为自家放养于山中的耕牛换个位置。傍晚,他还会准时捡根柴火将鸡吆回笼中,又或者将耕牛牵回。乐建九家中有些诸如挖地的简单农活,他也能帮把手。遇见熟人,他偶尔也会冲对方笑笑,却始终无法用语言交流。记者与他说话,他也只能发出类似“啊”、“哼”之类的含混口音。
他唯一的娱乐就是每天晚饭后洗过锅碗,洗过脸,再换上一件相对干净的衣服,去弟弟乐建九家看会儿电视。乐建九卧室的电视机里放着电影《毛驴县令之歪打正着》,坐在卧室门外的他,隔老远看得目不转睛。至于他到底能不能看懂,乐建九说不准,也没法问。
除了去弟弟家串门,乐建作每天最爱的便是去村中自家在建新房溜达。这是一幢面积约百平的三居室小楼。为了隔热,小楼被设计为二层样式,一楼住人,二层储物。
在孟阿香去世之前,当地已将母子4人列为重点扶贫对象。鉴于乐家老屋已危,村里为其出资三万元,加之乐家筹借的两万余元,购置了一块宅基地。按通山县扶贫办的要求,原计划由县里统一为村民建新房。但对孟阿香母子“特事特办”,改由孟垅村请工匠,为孟阿香母子先行盖起新房,费用由县里负担。
当地政府为孟阿香母子4人建造的房屋主体已经完工。
只是过去半年,其中三人已先后故去
尽管动工时孟阿香及长子已经去世,但9月中旬开建的新房仍按4人共计100平米的标准执行。目前房屋主体已经完工,已进入室内粉刷、通电和安装门窗阶段。乐建作每天都会去新房前后转悠几趟,门里门外四下瞅瞅。
给新房粉刷的24岁小伙阮家松本就是四门村的女婿。他先前早就从网上看到了有关孟阿香的报道:“我知道这房子是给老人盖的,他们家的情况我也知道,这让我干活的时候也会更用心,尽量做好。”
面对当地先前“三个月内修好”的表态,交房日期已然延后。乐建九夫妇为此还去催过几次。黄沙浦镇纪委书记孟祥二表示,镇里已责令村里加紧施工,确保乐建作能在新房度过2017年春节。
添置新衣新鞋 老人有了电视机
自5月31日发表首篇报道以来,《法制晚报》滚动刊发了4篇报道,持续关注着孟阿香母子命运。无数读者为老人无私的母爱所震撼,甚至有远在荷兰的读者致电本报,辗转与乐建九取得联系进而捐款。
6月8日,《法制晚报》记者应邀在“腾讯公益”发起“乐捐”项目,欲为孟阿香母子筹集善款5万元。后应乐建九“各界捐助已基本足够”的请求,筹款临时暂停。项目上线不足半小时,共筹得118位网友捐款共计3440.86元。该笔善款一直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托管。
近日,记者带着相关捐赠协议,赴湖北通山回访乐氏兄弟。在为其办好相关手续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将上述善款直接悉数打入乐建九账户。为确保善款切实用于改善乐建作的生活,记者与乐建九夫妇一起,赴县城为乐建作购置了过冬的羽绒服、棉鞋和裤子。
根据乐建作生活所需,我们还为其购买了40寸液晶电视、取暖器、电风扇、电热水壶等易操作的家电。剩余的800多元钱,将用于乐建作搬入新房后接入有线电视等支出。
乐建九(左)和乐建作为刚刚故去的“老三”乐建卷修缮坟包。
旁边,则是今年5月故去的“老大”乐建瑞的坟墓
在通山县一家电器卖场内,当售货员魏莲听乐建九的妻子介绍“购买电视系媒体为贫困者募捐”后,当即致电老板,申请将折后1699元的40寸液晶电视以1550元的价格出售。这一价格,比该品牌网销旗舰店还要低150元。
“你们也是做好事,就最低价卖给你们。”魏莲说。
带着购置的物资回到家里,乐建九给哥哥换上新衣、裤子和鞋。焕然一新的乐建作乐呵着在村里溜达了一圈。傍晚,乐建九又将电暖器和电热水壶送到乐建作的住处,一点一点地教哥哥如何使用。由于乐建作沟通和接受能力有限,乐建九还需在今后反复为其示范。
至于液晶电视,待乐建作搬入新房并接入有线信号后才能使用,目前仍暂存于乐建九家。
乐建九也计划着,明年春节后就外出打工。自年初母亲病后,他一直在家照顾母亲和哥哥们。想着自己18岁的儿子几年后就面临结婚,三位亲人过世又耗去了不少积蓄,这个中年男人有些待不住了。他已托在广东打工的儿子,为自己找一份工作。
他已经想好,外出打工之前,将母亲留下的、目前存放于老屋的三大缸稻米脱壳后留给哥哥在家食用。再将一直由自己掌管的乐建作的五保补助卡留给两位居于本地的姐姐,由她们每月为乐建作买些菜和肉,并照看其日常生活。
单就生活而言,能独自做饭、起居的乐建作并不存在太大困难。
据黄沙浦镇纪委书记孟祥二介绍,乐建作多年来一直享有低保。随着今年4月当地上调五保标准,乐建作每年可获补助6000余元,此外每月还有70多元的老龄补贴。遇上其他困难,当地也会设法解决。至于看病,有民政部门为其购买的合作医疗报销。报销之外的部分,也由民政部门全额兜底,“不让他出一分钱”。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毒贩“胡一刀”竟是女扮男装,数次逃脱皆因障眼法…
下一篇: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8批次食品不合格,咸宁一企业现通报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