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6专题 >> 中国共产党咸宁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 代表感怀 >> 正文

【党代表们这么说】发挥资源优势 做大旅游产业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12-21 16:35

  《报告》提出,着力发展大旅游产业,扎实推动全域旅游,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旅游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特色文化和体育赛事多元融合,打造区域核心旅游品牌,建成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加大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力度

  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党代表石裕刚表示,通山是古民居之乡,古民居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模、保存完好程度,在全省都是前列。其特色鲜明、品类齐全、价值深厚,是我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

  石裕刚说,古民居是不可再生的遗产,通过古民居可以见证相应时期的文化、经济、民俗风格等历史。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古民居,对促进咸宁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很重要。

  石裕刚说,今年的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咸宁市古民居保护条例》,令人十分振奋。在发展古民居游方面,建议要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避免过度开发、乱搭滥建,更不能盲目拆旧建新、喜新厌旧;要加大宣传,让保护古民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对一些有重要价值和独特的风格古民居加大投入,重点保护;要把古民居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古民居,让古民居这一独特的建筑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记者 杜培清)

  推动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

  党代表黎记明说,要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抢占现代服务业制高点,就要加快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黎记明认为,我市拥有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健康基础资源,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更要注重文旅、农旅及健康养生相融合。

  黎记明建议,我市不仅要提升旅游环境,努力营造“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还要擦亮温泉养生游、生态休闲游等特色旅游品牌,用龙头项目带动全域旅游发展;丰富旅游产品,深入推进“旅游+”;强化企业主体,提高旅游企业自主营销能力;强化政策保障,把旅游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强化人才保障,把培育旅游人才作为加快旅游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形成与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相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另外,还可以通过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风情、村居民舍等乡村旅游资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田园景、享休闲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咸宁体验乡村休闲旅游。 (记者 吴青朋)

  做好大旅游文章 全力打造“大景点”

  党代表朱翔说,结合赤壁镇实际,三国赤壁古战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赤壁镇将大力做好旅游文章。今年,《赤壁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出台,进一步确立了三国赤壁古战场作为区域核心旅游品牌来打造。目前,该景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将在原有景点的基础上进行提档升级,新增互动内容,如建商业街,打造72作坊,将民间传统民俗小吃搬进景区,体现传统文化传承,也能实现经济效益。

  朱翔表示,赤壁镇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将借力三国赤壁古战场创建5A景区之机,将全镇作为景区进行改造,打造成“大景点”。进行小城镇改造,景观路建设,打造三国文化步行街,把从赤壁市区到赤壁镇的绿色旅游快速通道沿线的景观打造等形成全镇化大景点。

  此外,做大做长旅游链条,把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与农业、特色文化结合,让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变成生态休闲旅游,拉长旅游产业链;将特色农业打造成观光旅游,带动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记者 熊大平)

  让旅游业成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党代表阮家鹏说,“十年之内看工业、十年之后看旅游”,通山发展旅游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多样的生物资源等优势,切实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要让旅游业成为开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他认为,要发展绿色产业旅游,发动群众在造林护绿、发展生态经济林上增收,同时大力鼓励植绿、培绿,拓展绿色观光农业,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助力扶贫之路。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借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崖头瀑布、仙人台、莲花洞、葫芦槽等自然生态景观,发展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同时,将旅游交通等服务业与景点参观收入结合,促进农民脱贫。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利用宝石古民居、高湖等传统村落、茶马古道、闯王陵廉政公园等文化元素吸引游客消费,推进群众长效增收扶贫。(记者 杜培清 )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党代表们这么说】推进医养结合 发展健康产业
下一篇: 【党代表们这么说】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驱动未来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