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读着朱熹的诗句步入咸宁桂花博览馆,意境所致,虽在春季,却可以感受到桂花的芬芳。
咸宁是全国五大桂花集中产区之一,早在2000年咸安区就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当前,桂花不仅是咸宁市的市树、市花,更是香城建设的特色品牌,全市桂花基地达6万亩,年产鲜花50万公斤,桂花品种达88个,其中地方特色品种近40个,尤其波叶银桂是咸宁独有品种。
为更好地挖掘和传播桂花文化,2010年,咸宁建成了国内首家桂花主题博览馆。
“桂花博览馆是咸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张宏胜说。馆内按照通古博今和“可看、可听、可闻、可饮、可食、可购”的格局设计,以桂花科普和桂花文化为主题,通过照片、展板、专题片、书画、对联等形式,突出了咸宁桂花的历史渊源、品种、栽培方法、加工流程和特色桂花文化。
在博览馆一楼的桂花栽培历史展区,记者看到,咸宁植桂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据说屈原流放江南途径咸宁时,在《九歌》中多处吟咏桂花。咸宁对桂花的最早记载出自1882年的《咸宁县志》:“明弘治五年(1492年),咸宁学宫有桂树一株,被视为吉祥之兆。”
统计显示,全国有百年以上古桂2200余株,其中咸宁约2000株,仅咸安区桂花源风景区内古桂园、观桂园存有的百年以上古桂就有363株,最大树龄达800年。
步入博览馆二楼,顿觉文化味儿十足。这里是桂花产品和咸宁桂花文化展区,通过木牍、电子触摸屏、观众留言系统等,咸宁赏桂、植桂、用桂发展过程一览无余。
咸宁人对桂树情有独钟。每当家里有孩子入学或升学,家长多会在庭院或山坡向阳处栽上桂树,期望孩子能出类拔萃、金榜题名。他们喜欢讲“折桂台”的故事,据说宋代咸宁人冯京曾寄读潜山僧舍,因常在桂树下闻香读书,终于蟾宫折桂,连中三元。
“我希望通过这个展示中国桂花文化的窗口,让桂花进一步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咸宁。”木犀属品种国际登陆权威,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向其柏认为,咸宁创办国内首家桂花博览馆,在弘扬桂花文化、发展特色经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桂殿香浮蟾宫光满,潜山虎踞淦水龙腾。”记者在离开桂花博览馆时,对馆门上这副对联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感悟一根竹子博大胸怀
下一篇:
聆听一片茶叶舒展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