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作为湖北省插花贫困地区,如何在精准扶贫中让37万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关系到全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襄阳在精准扶贫中,探索出“领导联乡帮、单位驻村帮、干部联户帮、区域协作帮、社会参与帮”的“五帮”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扶贫效果。
仅2015年,市、县两级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物质共计44975万元,减贫89843人。
“领导联乡” 整合资源
4月1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兆民又一次来到南漳县巡检镇调查了解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市“四大家”领导联乡帮的负责人,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到南漳县巡检镇调查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市委统战部协调襄大农牧出资140万元,为南漳县曾家坪村20户贫困户免费建起了新居;协调回天胶业出资50万元,为打通曾家坪10.7公里通村路提供资助;市委组织部为了驻点乡镇村的产业发展,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先后18次到村入户走访摸底,有效地推进了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
目前,襄阳市有33位市领导已全部带领片内工作队与扶贫联系点进行了现场对接,协调解决贫困地区反映的迫切问题。
“单位驻村” 发展产业
4月17日上午,在谷城县庙滩镇石库村的山坡上,山羊正在低头觅食。两条山脉之间的峡谷间的农家小院前,鸡鸭成群。据市纪委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明介绍,单位驻村后,在对该村的产业发展上,起到了助推作用。
石库村党支书王爱明说,扶贫工作队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办法,为该村培育养殖产业,先后在村里流转了300余亩荒山荒地发展核桃;给村里购买了200只羊、1000只蛋鸡,发展养殖业……短短3个月,产业已现雏形。
据市扶贫办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襄阳市291个市直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包保289个贫困村,实现了精准扶贫任务、责任、政策、项目、资金的全覆盖。
“干部联户” 精准施策
4月21日,是曾家坪村一组村民闫先满搬入新家满三个月的日子。按照当地风俗,他特别邀请了驻村的扶贫工作队员来家里庆祝。他告诉记者,2014年11月,他和市委统战部驻村工作队队长薛传武结成了“亲戚”。一晃一年多过去了,在薛队长的帮助下,他不仅住上了新房,还发展了7亩多烟叶产业,2015年收入27000多元,一下子让他家从村里的贫困名单上消失。
据市委统战部驻该村工作队员李晓波介绍,为了做到因户施策的精准度,2015年春,市委统战部专门启动了“春苗计划”,先后动员单位20名党员干部与村里20户贫困户结成了对子、认了亲戚。
据了解,襄阳市按照贫困人口分类标准,依照“一户一法”的原则,每一个驻村单位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个贫困户,帮助贫困群众制定脱贫致富发展路径图。这期间,襄阳市共有2554名干部与3370户贫困户“联户帮扶”,通过点对点的精准帮扶,推进了脱贫致富的进度。
“区域协作” 同奔富路
4月24日,在襄州区委办协作帮扶方案上,记者看到,区卫计局、教体局帮助打通谷城县赵湾乡金盆岭村14公里通村路建设;区招商局要安排10个招商点为赵湾乡、南河镇架接项目,并确保落地……
陈玉全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先富区域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襄阳市先后安排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新区、襄州区和枣阳市分别对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3县内的6个重点贫困乡镇进行帮扶。3个协作帮区(市)通过充分发挥先富地区人才、资金、项目上的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园区共建、社会事业等方面与结对乡镇开展全面合作,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社会参与” 拓宽渠道
4月25日,在经过企业的实习期后,来自谷城县南河镇熊家湾村的宋森与湖北华罡项目工程管理公司签定了合同,正式成为该公司一员。公司副总经理宋江滨告诉记者,作为熊家湾村的结对企业,为村里人提供一些工作机会,是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
汉家刘氏公司为铜锣观村提供茶叶机械3台,制黑茶;石酒集团将170万元的河道整治工程提供给熊岗村农民承包,帮助群众务工增收。
“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开发,自愿选择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也是我们精准扶贫的特色之一。”市扶贫办主任陈玉全说,目前,全市已有78家民营企业和社会团体自觉担负社会责任,参加驻村帮扶。(荆楚行记者 姜雁冰 通讯员 张利)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