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山万亩野樱花自成生态美景
游客在油菜花海流连忘返
天源纺织产销两旺
黄荆塘村千亩茶叶基地
金桂湖风光引人醉
群众享受优质高效政务服务
绿色生态,聚集换道超越新能量
以“绿满咸安”、创建“林业生态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咸安按照我市“以‘绿’为纲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的规划,以荒山荒地和乡村通道绿化为重点,严格森林资源管护,擦亮生态名片,绘就绿色崛起的饱满底色。
“绿满咸安”卓有成效。大力推进“山上再造”工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和苗木基地,扎实开展义务植树、四旁植树和绿色通道建设,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森林资源持续增加,全区每年造林保存面积在3万亩以上,五年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达到45%。
护绿植绿真抓实干。自2014年起,咸安划定2万亩天然林,每年投入100万元,连续10年以每亩50元的标准补助村民。同时,对16万亩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完善和落实了管护措施,每年按省级规定将补偿资金发放到经营者手中。同时加强双石常绿阔叶林、大幕红豆杉和桂花三个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并对全区2537株古树名木实行了挂牌保护。
林旅结合助民增收。修通14条村级旅游公路,让生态环境好的汀泗星星、桂花鸣水泉南川、马桥垅口冯、双溪孙鉴、大幕双垅等10多个村的村民吃上旅游饭,依托青山绿水鼓起口袋。依托咸嘉生态文化带和幕阜山区带,咸安林旅结合之路越走越宽:桂花镇做大桂花产业,形成种植、养殖、旅游一条龙,带动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大幕乡利用白云山林场、10万亩楠竹、万亩野樱花等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大山里的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护好“双肺”养好“双肾”。咸安着力护好“双肺”、养好“双肾”,“双肺”,即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孝子山公园;“双肾”,即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大洲湖湿地公园。在咸安,无论是城区建设,还是修路建房,都要为青山让道,所有影响山体和植被的规划一律禁止。强力推进退垸还湖、退田还湖,今年仅斧头湖、西凉湖拆围面积就超过1万亩。连续9年实施增殖放流,加上严格限量捕捞,咸安河流的水质提升了,鱼鸟品类丰富了。
整治环境护卫绿色。严把采伐关,制定和健全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对乱砍滥伐森林、违法经营木材加工、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等案件严格查处。大力开展森林防火防虫整治,近几年全区境内没有发生重大的森林火灾,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在80%以上。
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清洁工程”,在农村广泛开展“五改”、“三建”、“两提高”,发展生态农业。对水源地周边存在的工业污染源进行拆迁或整改,加大 “三河两湖四库”等重点水域的综合整治力度。全区共创建省级生态镇(村)7个、绿色社区14个、绿色学校5所、绿色家庭20户、绿色单位17家。
咸安把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四库三河两湖符合功能区划水质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固废、危废安全处置率、森林覆盖率等多项环保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绿色产业,点燃换道超越新引擎
发展特色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增产增收、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咸安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建设“马桥镇建国畈为中心的城郊油菜观光+果蔬采摘休闲示范区、大幕乡东源畈为中心的幕阜山系油菜+野樱花赏花+农家乐示范区、汀泗桥镇黄荆塘为中心的油菜+茶叶+美丽村湾观光示范区、双溪桥镇双溪村为中心的‘双低’油菜生产保护科技示范区”等“四大绿色示范区”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推进的步伐。
在全省范围内首次提出了创建茶叶专业村,2015年底茶园面积达到5.64万亩,产值增至2亿元。创建茶叶品牌21个,成功申报“咸安砖茶”国家地理标志;全力抓好蔬菜基地建设,2015年蔬菜播种(复种)面积24.7万亩,总产超过40万吨,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6万亩,现有绿色品牌4个,无公害品牌16个;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油菜生产,预计今年全区油菜籽收获面积38万亩、总产4.56万吨、产值可达2.28亿元。
如今,咸安是全国油料大区、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区)之一、成功申报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发展新型工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咸安科学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扶持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苎麻纺织、森工建材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高科技、新能源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
为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咸安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完善重点项目用地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2012年以来,咸安经济开发区在做强森工建材、防腐橡胶及新材料、苎麻纺织和机电制造等园区四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数控模具、竹循环经济和食品饮料等新兴产业。如今,园区传统产业基本完成技术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加速释放效益,园区“4+4”(森工建材、苎麻纺织、机电制造、防腐橡胶、数控模具、生物医药、竹循环经济、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咸安涌现一批拥有自主定价权、多项发明专利,多个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科技创新型绿色企业。
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旅游格局。咸安抓住武广高铁开通、湘、鄂、赣旅游“中三角”、“小三角”市场对接机遇,依托特有的人文、历史和生态农业优势、美丽村湾(一镇两片四景八点)的投入以及14条扶贫旅游公路的修建,将多个山区乡镇景点一线串珠,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确定为全区旅游重点发展主攻方向,形成了乡村生态游为主,自然风光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红色文化游等共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旅游格局。
近5年,咸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1个、创建湖北省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创建湖北省地质公园1个、创建湖北省星级旅游农家乐23个、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1个,通过旅游创建,全区旅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2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其中,2015年接待游客6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1亿元,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95.9%和96.4%。
绿色通道,构筑换道超越新平台
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求,咸安加大“放管服”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区镇村”三级体系建设,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顺利通过了国务院的第三次大督查,并为全省县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样板。
强化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改造升级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同时,督促区直46家部门、212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大力实施政务服务“二次创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了规范管理“常态化”。严格按照“两一律、三统一”要求,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职能,全力支持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建设,目前已有8个乡镇建成使用、4个乡镇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实现全面“达标”。
采用“以奖代补”方式,以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行基层便民服务与党群服务、网格管理、三万工作“四位一体”模式,实现了138个行政村、50个城乡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全覆盖”。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厘清权责边界。区级权责事项由省定的3429项减少为2603项,精简率达到24%,并率先在全省公布了113项乡镇便民服务事项、101项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同时区级窗口办结时限由原来的7天缩短为2.5天,项目审批办结时限由原来的100多天缩短为35个工作日,行政效能提升64%。创新服务方式。编印《咸安政务百事通》,下发到镇村两级,方便群众办事;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的同时,实行“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先后协调电信移动、枫丹公交、昆仑燃气等进驻中心,大力推行延时、预约、代理、代办等人性化服务。
咸安为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度过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难关,如期完成了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切实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四项规费全部停征,扩大有关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降低了养老保险缴费比率,落实降低电、气价格政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此外,加大对妨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和现象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大价格执法力度,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收费项目,推广前置审批零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治理“红顶中介”,打破中介服务市场垄断,实现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彻底脱钩。规范垄断行业行为,督促有关公共服务单位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实施工业崛起战略(第四季度)督办检查
下一篇:
图文:繁忙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