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6专题 >> 2016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最新报道 >> 正文

网络安全中的生物识别:毫秒级大数据计算的未来

来源:果壳网 时间:2016-09-22 16:03

作为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一,网络安全博览会9月19日起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9月18日的新闻发布上,互联网、运营商等行业的多位嘉宾就互联网安全问题发表了见解,并且都对“网络安全靠大家”这一主题从个角度进行了阐释。

但网络安全不仅需要打响“人民战争”,更是科学技术问题。 不管是网络欺诈还是对应的安全措施,都随着科技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科技依赖性。这其中,生物识别技术在互联网安全、信息认证方面扮演起愈发重要的角色。

如今,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在很多互联网支付平台上已经开始运用,很多银行、互联网公司也都在使用。在接受果壳网提问时,蚂蚁金服副总裁陆杰讯谈到,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之所以领先,应该归功于我国公安部在十多年前的高瞻远瞩——我们在发行第一代和第二代身份证时,建立了全中国13亿公民高清的人脸数据库系统。所以十几年后可以用这个大数据进行人脸对比。

但生物识别远不止面孔识别这一项,红膜识别、眼纹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步态识别、笔迹识别……诸多项目分析结合起来,可以更加严格、谨慎地进行身份认证,最大程度避免误判。但我们都知道,进行识别分析需要有对比样本,也就是说都需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而相比人脸识别,这些数据库的建立难度都要大得多。

嘉宾介绍,这是由于人脸基本上是一个公共资产,而指纹是隐私资产 ,世界范围内,一般只有执法机构才有权去采集指纹。所以即使像苹果系统,我国国内所有的指纹采集也都只在设备端,没有上传到云端,也没有进行任何第三方对比。

但人脸作为生物识别的一个因素,它是有局限性的,比如随着年龄的变化、外观特征会有变化。所以真正的生物识别,需要多维度进行综合判定,实际最终是一个大数据的引擎。不仅只是看生物特征,还要看行为特征,账户特征,乃至实名制体系……这需要多维度信息的打通。

但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时间的前移,大量的数据每天都在沉淀。而嘉宾认为,随着算法的精进,未来3-5年内,生物识别可以完全取代密码。密码其实是人类使用智能设备的一个阶段性产物——以前大家用钥匙开门,但钥匙会丢;后来发明了密码,但密码会被偷,电信欺诈可以把密码骗走。但一个人的面孔、指纹、声纹等等特征,是非常难被完完全全拷贝盗用的。将成百上千个维度信息——基于某人生物特征的信息,聚合起来进行毫秒级的大数据的算法对比,这是我们的未来。

嘉宾最后说:“大家在科幻片里看到的,走到哪里眨一下眼就可以开门,我相信这个愿景会在未来几年成为现实。”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健康云家庭医生”亮相2016网络安全宣传周博览会
下一篇: 汉江师范学院举行网络安全宣传月主题讲座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