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6专题 >> 五年跨越 精彩咸宁 >> 文化教育 >> 正文

成就学生科技创新梦想——省特级教师黄新阶教书育人的故事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7-21 22:18

  人们常说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其实作为教师,他们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快乐和幸福,成就着自己。

  赤壁市实验中学校长、省特级教师黄新阶,就是这样一个以成就学生科技创新才华,成就自己、快乐自己的人。

  书写传奇:6年收获6个国家级奖

  现年53岁的黄新阶,从事教育工作31年来,始终把科普事业做为自己献身教育、乐于奉献的人生目标,不仅自己有60余篇科普教育论文和教学札记等,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实验教学与仪器等报刊发表,而且辅导学生创作的200多篇科技小论文也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和全省、全国优秀教师,以及全省十大名师、全省教育科研100佳个人等,并被省政府破格评为特级教师、全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伴随这些荣誉而生的,是黄新阶组织辅导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连续6年为赤壁市实验中学赢得的6个国家级奖——

  2010年,获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2011年,获国际化学年全国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

  2012年,获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13年,获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2014年,获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2015年获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熟悉的人都说,这些响当当的奖牌,既是对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褒奖,更是对黄新阶校长潜心抓科普、兴科技的教学实践的肯定。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有一个说不完的酸甜苦辣故事。

  记得去年5月,在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上,赤壁实验中学参展的项目中,有4个项目曾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3个项目获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该校学生王安琪演示的紫甘蓝汁与其它液体发生反应的实验,成为吸引学生和家长观摩最多的展台之一。

  王安琪的实验分三步,首先是液体遇到紫甘蓝汁的观察实验,然后是制作紫甘蓝试纸,最后是进行变色纸的制作。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紫甘蓝汁液试纸放入水中呈现紫色,因为水是中性的;放在白糖中是淡蓝色,因为白糖是弱碱性的……“真变了!”“太神奇了!”实验博得人们啧啧称奇。

  可谁知道,为了完美地完成这个实验,黄新阶和辅导老师史桂英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陪着学生练、指导学生做。

  一位学生家长说,之所以愿意把孩子送到赤壁实验中学学习,就是看好该校浓厚的科普教学氛围。

  去年,该校选派参加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一等奖的参赛选手定涵,在和众多参赛者一起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后,第一时间就给黄新阶发来报喜短信,感谢校长和老师们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盘“机关”揭秘》的启蒙和辅导,她说,“是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我用心观察,积极思考,勤于探索的好习惯。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和收获。”

  统计显示,自2010年来,该校先后有18件作品在全国、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数量名列全市学校前茅,学校也因此被列为全省“科技创新学校”。

  营造氛围:30年磨剑冲破藩篱

  创新不是凭空生来,而是靠辛勤培育和勤奋学习换来的。

  赤壁实验中学尝试科普教育、鼓励学生创新,起步于1986年。起源人就是现任校长、曾经的化学老师黄新阶。

  那一年,黄新阶的化学实验课上,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这试管架太不方便,能否有办法改进?”

  学生的疑问,也激发了黄新阶的兴致。于是,他带着学生一起查资料、谈想法、做设计。一个星期后,一个折叠式的试管架终于出炉;一个月后,黄新阶根据他和学生一起完成的这个创新经过,写成的教学札记被《中学化学报》刊登。此举,一下子就点燃了埋藏在学生心底的科技创新火种。

  但这火种很快就被吹熄。有学生家长找到学校理论:“学校究竟是教文化,还是带着孩子‘瞎折腾’的地方?我们家长要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要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赤壁实验中学自此被局限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的单一圈子,直到2008年,国家鼓科技创新,黄新阶又有了引领科技创新的冲动。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这一年,已是校领导的黄新阶,决定在鼓励学生科技创新之前,先帮助人们厘清开展科普教学的目的,解决影响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两种思想羁绊:一是“无时无能”论。一些人认为课时有限,教师要把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落实好都不容易,哪有时间和条件带领学生搞科技创新?二是“无味无关”论。一些人认为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耗时长、费力大、成效低,要搞也是理科的事,是高校的事,是科学家的事,与己无关。

  为此,黄新阶决定先从更新师生的思想观念着手,利用广播、会议、讲座、宣传栏、教科简报等,在师生中大张旗鼓地宣传科技创新,解决影响科技创新的“纠结”,并在“一边是应试教育的主流——家长希望孩子出成绩;一边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新课改督促提升孩子探究能力”两方面寻求平衡。不仅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科学、数、理、化、生教师为辅导员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而且各班还成立了班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小组,通过开辟科幻作文、科幻绘画、节水节能、绿色环保、新农村建设等内容的创新课目,使学科教学与科技创新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然而,科普教学的新起步还没开始,就有老师不干了。一天,一位班主任“闯”到黄新阶的办公室,怒气冲冲地质问:“你搞科技创新,是不是要成果,图个人出名?”

  黄新阶并没有因为这位班主任的冲动而退怯,毕竟他理解搞科技创新对老师的教学要求更高,既要求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又要求老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观察研究,并拿出额外的时间指导学生搞科技创新。

  面对一些老师对“额外付出”的不理解,黄新阶只提了一个问题,该班主任就消了气:“你希望你的孩子只会死读书,还是希望孩子能有观察、提问、探究和独立钻研能力?!”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随着科普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独立钻研能力,给学生整体素质带来的提升,不仅这位班主任没有了“怒火”,慢慢地,其他老师也没了“怨气”。一个崇尚科学、重视科学知识传播和学习的氛围,在赤壁实验中学师生中悄然兴起。

  鼓励创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黄新阶深知,落实科普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没有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获奖,就不可能有学校今天这么浓厚的科普教学氛围。

  2010年,伴随该校学生李辉、李晶、戴昕共同创作的《硫酸根离子干扰检验氯离子的实证研究》,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先后荣获二等奖和周培源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该校持续2年“偷偷摸摸”抓科普教学的日子,终于“熬”出了头。

  黄新阶笑称:出了成绩后,领导鼓励,老师认同,家长感谢,学生兴奋。自此,该校的科普教学正式从“地下”转入“地上”,科技创新的话题正式摆到所有师生面前。

  什么是创新?师生们商讨形成共识——把生活中繁杂的变方便、丑陋的变美丽、笨重的变灵巧等就是创新。

  怎样创新?黄新阶和辅导员一班人在实践的基础上研判,通过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这些能力去创新。

  黄新阶认为,每个人都有创造力。但要激发学生创造力,必须提升执行力。既要高点定位、高层介入,又要高质引导、高处发力;既要注重示范引路,又要做到因势利导,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少到多;既要抓“精品活动”,又要做到点面结合,达到“典型带动一般,品牌激励普及,课堂辐射课外,示范提升自研”的功效;既要抓教师先行,又要做到师生互动,实现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渗透。

  正是基于这一共识,该校摸索形成了三大科普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一起分析讨论身边事物的优点和缺点;课外做兴趣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自制彩虹、自制喷泉等,让学生明白光的折射问题,了解液体压强问题;课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观察大自然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与此同时,黄新阶还坚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借助专家指导,让活动深入。如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期间,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莅临该校展台参观,给参赛的7名学生题词,鼓励他们创新、创业、创造,使参赛学生受到极大鼓舞,回校后参与创新活动的兴趣更浓;注重借助激励机制,让活动持久。一方面将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创新奖”和“学飞奖”,奖励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获奖的辅导老师,以及在科技创新大赛、科技传播行动中获奖的学生和先进班级;注重借助宣传媒介,让活动壮大。如2010年5月,该校在总结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25篇科普习作编进校本教材《学飞集》中,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勇于创新。搭建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第二课堂”、“校际协作”三大平台,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有了实习的舞台。

  学生黄紫兰说:现在我遇到问题,都习惯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可熟悉的人都知道,一年前,黄紫兰还是个“问题学生”,因为贪玩,不爱上学,父母天天都守在校园门口监督学习。

  “事实证明,搞科技创新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黄紫兰的辅导老师覃伟说,黄紫兰就是在循循善诱中,养成了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年她凭着《分子质量与扩散速率关系的实验证明》这一课题,收获了湖北省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记者 柯常智 通讯员 陈人兢)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桂花镇五爱小学校长殷小兵 扎根山区育桃李
下一篇: 民生保障显着提升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