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的湖泊位于陆水、金水和黄盖湖三大水系的下游,全部为浅水草性湖泊。这里有全省第4和第5大湖泊——斧头湖和西凉湖,还有全省最大的跨省湖泊——黄盖湖。
历史上,咸宁市的湖泊小有名气,战时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屯兵牧马的好地方,非战时期则是商埠林立,桥廊、码头相连,商贾云集之地。三国时,吴帝孙权把沙羡县分为二部,设蒲圻县(现赤壁市前身)。因县址设在一个很多蒲草的湖边而得名。这个湖就是现在的西凉湖,当时称为蒲圻湖。具体地点就是现在官塘驿镇御屏山村的衙门咀,当时叫竞江口。战将黄盖屯兵黄盖湖,创造了“火烧赤壁”、以弱胜强的千古战例。明清时期,羊楼洞砖茶更是从新店码头上轮船经黄盖湖过长江远销宁夏、甘肃、新疆、蒙古、俄罗斯等地,黄盖湖是“欧亚茶叶丝绸之路”的发源地。
从1935年金水闸建成至2012年,咸宁市的湖泊经历了一个阵痛期。当初,咸宁市百亩以上湖泊共有72个,湖泊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受“以粮为纲、向湖泊要效益”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沿湖人民群众围湖造田、筑坝拦汊、围网养殖等侵占湖泊行为一直没有停止,导致湖泊的“面积、功能、水质、生态”等各项指标逐年下降。截止2012年底,全市100亩以上的湖泊仅有39个,湖泊总面积291.559平方公里。湖泊的防洪、抗旱等功能不断退化,蓄洪抗旱能力大大降低,沿湖许多机站因无法取水而遭废弃。湖泊水质变差,“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不洗马桶盖。”这句民谣就是对湖泊水质变坏的真实写照。因大面积围栏和围网,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被人为阻隔,生存空间受到大大压缩,繁殖率大大降低,湖泊水生态环境堪忧。
湖泊的现状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省委、省政府对湖泊保护工作十分重视,2012年10月1日,我省率先颁布了《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的湖泊保护工作朝着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的方向迈进。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下一篇:
咸宁水利部门助力春耕备耕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