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治家思考经济问题的方式与经济学家有什么不同?”这是学者顾海良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顾海良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在他看来,经济学家思考问题往往爱从条条出发,引经据典,重视模型分析。政治家更看中的是理论如何演变为政策,这些政策如何有更强的可行性。
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在讲话里多次透露出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
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
习近平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这不是习近平第一次谈问题意识,他高度重视从实际和现实问题出发。2013年9月,习近平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就哲学意义而言,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将更好地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更好地对工作进行排序,有利于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教授说,从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出,他有系统的哲学思想,强调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改革的重点,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引领各项改革。
“问题意识是习近平思考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论。”顾海良认为,直面问题和问题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以“问题倒逼”,能进一步增强经济改革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切实推进经济改革进程。
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恰恰是问题导向的结果,也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在顾海良看来,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倒逼”,既是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科学方法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同时也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特色。
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顾海良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第二个特点是强调理论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这一点既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在实践中具化为一系列可行的政策。
这些政策散发着泥土的气息。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问题的表述,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些不仅源于他深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素养,也与其自身经历密不可分。
“习近平对经济问题的思考更接地气,这显然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认为,习近平早年在陕西延安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插队,7年间住在老乡的炕头,耕作在田间地头,对中国的国情民意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此后,他当过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一路走来,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接地气。
习近平非常重视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与应用。2014年7月8日,他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要靠实践出真知。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作为研究宏观经济的学者,卢锋注意到,总书记对很多问题、特别是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概括与分析,都很清晰易懂,使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语言。很多句子看似朴实,但寓意深远,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
比如,为了让人们理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他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比如,强调“宏观要稳、微观要活、政策要托底”,十几个字抓住了经济的关键点,宏观政策要稳健,市场要真正发挥作用,才能激发微观经济的活力。要关注民生,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方针,一方面要托住帮助弱势群体这个底,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群众。同时也要注意无法通过转移收入让所有人致富,社会保障基本功能在于托底,而不是仅仅靠它把所有人带到很高收入水平。这是发展的目的,也是稳定的需要。
辩证思考问题
“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改革棋至中盘,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如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卢锋强调,面对这样一道大课题,面对方方面面的矛盾,更要强调唯物主义辩证观、强调科学的方法论。
顾海良认为,历史、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是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内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探索。
发展与改革要如何兼顾,速度与效益要如何兼顾?
习近平指出:“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在卢锋看来,十八大以来宏观政策上体现的定力,对发展速度质量关系的把握,比较好地把握了这个度。
比如“稳中求进”是十八大以来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但是怎么理解这一个“稳”字?“稳”字隐含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大国政贵有恒。但时值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希望出台刺激性政策的呼声日强。要“稳”就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既不收紧也不放松,这其中隐含的逻辑就是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中国经济自身的调节能力。就是让市场起决定作用。
知易行难。认识到了是不是下决心做?能不能知难而进?这考验执政者的勇气与担当。卢锋说:“就像一个人的牙出问题了,能不能下决心拔一样。在这方面习近平的团队有足够的担当,也有足够的执行力。”(记者 潘圆)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深改小组四份文件聚焦生态建设透露哪些新信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