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走出科技示范户,引领群众增收脱贫;乡村广场上演连台好戏,解了群众“文化饥渴”;古民居旁办起农家乐,巧让群众坐地生财……
通山县委提出,推进精准扶贫,要不断创新方法、思路和模式。
眼下,通山县多措并举,做活“文化+”文章,用文化激发精准扶贫新动力,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
文化+科技,探索精准扶贫新路
5月18日下午3时许,黄沙铺镇晨光村农家书屋里甚是热闹,有看书的,有借书的,有观看种养殖教学视频的……
翻开借书登记簿:5月16日,阮家洵,借《养鸡与鸡疾病防治》;阮家旺,借《西瓜、草莓栽培技术》……
书屋管理员万才桂介绍说,最受欢迎的是科技致富类书籍。村民孟垂进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科技示范户。
孟垂进因家境贫寒,从小辍学,靠打零工为生。3年前的一天,他到农家书屋闲逛,无意中获知,购买联合收割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收割效率,还能获得政府的购机补贴。他四处借钱,买了一台,为周边群众收割庄稼,当年就收回本钱。尝到甜头后,他和同村几个农民联手,添置多台农机设备,成立全镇首个农机服务合作社,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示范户。
近年来,再生稻市场行情看好,孟垂进到书屋里查资料看录像,学习再生稻种植技术。去年,他联合他人,流转土地600亩,发展规模化种植,亩平增收2000多元。从育秧、整田、机插、田管、收割,每个环节都有用工需求,村里的十几个困难户因此增收5万多元。
农家书屋进农家,已成为通山县文化扶贫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县已建成各类农家书屋(含公益书屋)213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县文体新局每年给予每个农家书屋价值2000元的图书补充更新。与此同时,开展农家书屋图书经营许可证试点,探索“以屋养屋”长效机制。
扶贫先扶智。眼下,在通山县,全民读书形成风潮,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积极通过读书开启脱贫致富之门。
从农家书屋的扶贫效应获得启发,该县还开办了“农民学校”新阵地。如南林桥镇邀请专家在农民学校讲解小龙虾养殖技术,使一批困难群众因此增收脱贫。据统计,该镇农民学校开办以来,已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
文化+旅游,巧让农民坐地生财
周敦禄、成和丽两位留守老人没有想到,祖上230多年前留下的老屋,无意中给他们种下了一棵“摇钱树”。
二老是中港村村民。该村位于九宫山脚下,过去20多户人家以种竹卖竹为生,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落,村里的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
随着周家大屋古民居保护和开发,上下九宫山的游客移步至此,当地群众纷纷办起“农家乐”,坐地生财。
二老的“农家乐”开在周家大屋的西偏房,青砖黑瓦、方石天井、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风味。
“菜是自家种的、鸡是自家养的,鱼是河里抓的……绿色环保,游客都说好吃,主要做的是‘回头客’生意。”成和丽说,自从办起农家乐,家里的年收入翻了番。
村主任周家生介绍,周家大屋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县文体新局等部门,整合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鄂旅投公司旅游开发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对周家大屋进行修缮,修建了入村公路和停车场,并引导村民在古民居周围开了十几个“农家乐”,村里的智障精准扶贫户阮开堂,也因此成了村里的保洁员,每月工资700元。
据了解,通山是全省古民居保护重点地区,保存有一大批深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间建筑。去年,县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古民居保护开发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发展旅游经济。
目前,闯王陵、王明璠大夫第两个国保单位已得到全面修缮,七个省保单位修复详规正在制定。核电路、106国道和九宫山、富水湖的“一线两圈”,只要是能利用的古民居,家家挂起了红灯笼,开起了农家乐。文化+旅游,已然成为群众脱贫攻坚的新渠道。
文化+活动,点亮乡村多彩生活
“山花满天飘呀飘,桃花满枝笑呀笑,唱支山歌给党听,精准扶贫到我家……”5月18日下午,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农民“天天乐文艺队”正在村文化广场排练音乐剧,准备参加全县的主题党日+活动。
“自从有了文化广场,我们的生活越过越有味了。”天天乐文艺队队长谭道雪说,这个广场是由省纪委和省财政厅、文化厅帮扶200万元建设的,广场上园林绿化、体育设施、灯光照明一应俱全,成了附近村民的乐园。
在省纪委工作队的帮扶下,如今的板桥村,每个组建起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成立了文艺团队。据悉,落户该村的龙珠湾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让51户贫困户户平增收近万元。
在楠林桥镇石垅村广场,宣传栏里,各种文艺演出、文明评比、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照片,描绘出新农村新气象。
一名群众介绍,以前这里是出了名的“上访村”,自建起文化广场,村里组建各种文艺团体,举办文化活动,7个老上访户有4个加入了村文艺队,不仅乐哈哈地唱歌跳舞,还劝阻老访友“人生一世确莫争于一事”。
文化扶贫树新风。如今,该村群众中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发牢骚的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婆媳不和夫妻吵架的少了,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多了……
目前,全县187个行政村,村村建起中心文化广场,村村组建了农民文艺团队,并恢复建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让群众开展大型活动不出县,中型活动不出镇,小型活动不出村。
该县还把强身健体,改善群众精神面貌作为扶贫扶智的重要举措,先后向各村配送体育器材2000多台(套),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全覆盖,让身体残弱的人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恢复劳动能力,重新树立致富信心。
如今的通山农民,白天田头忙劳作,晚上广场晒歌舞,张口成歌,迈步即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记者 何泽平 邓昌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中国新农村生活体验示范工程通城基地正式启动
下一篇:
通城电商解决农村买难卖难 28家村淘服务站开业